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电子书来袭 纸质印刷品路在何方

时间:2012-02-23 09:53:01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内容摘要】电子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阅读习惯。随着ipad等设备的发展,电子书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此冲击,传统的纸质媒介开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怀疑,人们纷纷猜测,电子书的盛行会将纸质文档送入博物馆吗?传统的印刷业在当前的危机下,开始寻求自救之路,图书按需定制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在中国,本土的电子书从黑白到彩色,从文字到多媒体。人们慢慢接受了这种改变,也越来越享受这种改变。地铁文化,餐厅文化等等课余时间已经被越来越多得电子书所占据,以往那种拿着报纸的情况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电子书的蔓延。

  电子书悄然兴起的同时,传统的印刷行业就经受了严厉的考验。首先是图书,从2010年起,全球最大的网上图书零售商亚马逊宣布,该网站电子图书内容的销量首次超过传统印刷书籍。随着KindleiPad和智能手机的更加普及,而电子书的价格将是实体书的3~4折甚至更低。预计到2015年时,电子书有可能占图书市场的50%份额。不过,出版社对网络零售平台的最大抵触在于低价甚至因盗版而颗粒无收。图书印刷是传统印刷重要的一块市场,纸质书的消退必然使得印刷市场的压缩。221日,京东商城正式推出电子书销售平台,售价最低为纸质图书的三折。而亚马逊、当当等知名网商经营电子书已经广为人知。尤其是亚马逊的电子图书销量早已超过传统印刷书籍,预计到2015年时,全球电子书有可能占图书市场的50%份额。有次可见,我国电子书进军纸质图书的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

  二是报纸。报纸作为新闻的载体,是人们获得新闻的重要突进。以前,印刷报纸使人们重要的新闻途径。但近几年,网络的普及,纸质报纸已经跟不上人们对新闻的更新要求,网络报纸就成了人们的新宠儿。纽约日报等国外日报正在慢慢的减少印刷报纸的生产,着重发展网络报纸。所以,作为网络新闻的载体,电脑、手机、电子书等媒体的兴起,使得网络报纸脱离了笨重电脑的限制,人们可以随身携带这些新闻的载体。所以,电子书的流行必将使得越来越多的印刷报纸市场消失。

  三是教材。其实教材也是图书的一种,但比较特殊。因为作为教育行业的知识载体,教材一直是印刷的重要行业。一个省的教材需求就能养活2-3个印刷厂,可见教材在印刷行业的比重有多大。但是随着电子书的兴起,电子书代替教材的呼声越来越大。2011年底,上海市虹口区启动了第二批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参与学校扩大到18所,仍然是每个学校一个年级试点,约有1700名学生参加;韩国政府计划到2015年用电子书来替代印刷教材;平板电脑也将会在四年内取代纸张。电子书走进课堂,在前几年人们还觉得荒唐,但是电子书却正在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由此可见,电子书代替教材又不是不可能。

  中国印刷距离电子书时代还有多远?从上面的看已经不远。但电子书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延缓了电子书发展的步伐。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江苏消费者就经历了一场虚惊——凌晨,他的苹果Macbookair笔记本突然无法从AC电源中取电,只能眼看自带电池电力耗尽后终止工作;对比之下,同一插座上插着的手机充电器却丝毫无碍,电脑AC电源坏了吗?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简直是糟糕透了的事情,原因是苹果的售后需要提前预约,如果放弃售后服务去再买个电源,价格可不便宜。

  幸运的是,第二天晚上,电源奇迹般地自动恢复了。一番摸索之后,他发现差别在于这次他打开了房间的空调——前一天的凌晨,室温为-6℃。翻阅产品说明书后他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苹果的这款产品适用环境气温需在零度以上;在东莞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市民胡小姐说,由于工作时间多对着电脑感觉很疲惫,因此对电子书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也担心用多了会让眼睛不舒服。也有受访者称,除了价格因素之外,主要是因为难以改变传统的阅读习惯。

  电子书本身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也使得电子书的发展存在坎坷。电子书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众多问题也需要电子书克服。电子书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可能抑制他的发展。

 

 

                                                                                                                                                                                       印联传媒转载自本地宝

 

相关阅读: 柯达破产保护与数码印刷专题

                     快印店现状调查专题

               2011中国快印行业高峰论坛专题报道

               积分制管理实战教练营学员分享专题

               快印名家:2012快印突围之路----社区营销篇

                  造纸业加快落后产能淘汰 推动绿色印刷发展

                  2012年全球包装机械行业总产值将达398亿元

                  助力数码印刷 江苏凤凰布局按需印刷市场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