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焦点关注

中国移动的当务之急是要建设一个4G产品的生态圈

时间:2013-10-15 14:47:07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网讯】继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公布4G套餐之后,近日中国移动在北方首个4G试商用城市——青岛也开始办理4G手机,并推出50元、80元和120元三档流量套餐卡。

 

  不少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移动还没有适应以流量经营为主的4G网络时代,消费者似乎也没有养成大量使用流量的习惯。建设一个4G产品的生态圈,开发更多的产品,引导用户使用流量是当务之急。

  套餐被指不适用

  据了解,中国移动青岛公司4G试商用的资费共推出50元、80元和120元三种套餐,每月分别包2GB、4GB、8GB流量。用户只要预存一定费用办理相应套餐,签约承诺使用24个月,便可免费获得MIFI设备或者CPE设备。

  今年9月末,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曾率先试水4G网络运营,开始预约办理4G通信业务。

  目前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中移动(55.14, -0.11, -0.20%)在北京等全国326个城市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相信不久中国移动在各地的4G套餐会相继出炉。

  但是,中国消费者似乎还没有养成大量使用流量的习惯。

  公开资料显示,2013上半年中国手机用户人均月流量消费为123M,中移动2012年人均ARPU值68元,其中流量费10元,人均月流量约100M。

  中国移动现在的4G流量套餐,普通用户并不需要这么大的流量,也不愿意付这么多钱。

  电信分析师曾韬认为,中国移动现在公布的4G流量套餐不适合多数用户,他预测以G为单位的4G业务套餐将至少需要到2017年才可能被广泛使用。

  今年2月份,思科(23.34, 0.06, 0.26%)发布的数据流量预测报告称,亚太地区移动用户月均使用数据流量将从2012年的136M增至2017年的约1.75GB。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记者采访时表示,4G时代运营商应该是以经营流量为主,语音为辅,但是现在中国移动试商用阶段对套餐没有充分考虑到4G网络时代的特点。

  数据流量增量不增收

  与此同时,一个全球运营商共同尴尬的问题在等待着中国移动——数据流量增量不增收。

  事实上,在过去两年中,中国移动的无线上网业务一直保持着100%以上的增长。中国移动年报显示,2011年无线上网业务流量累计3614亿MB,同比增长152.1%。2012年无线上网业务流量比上年增长187.6%,收入同比增长53.6%。

  但是流量增长并没有为中国移动带来多大收入,反而冲击了通话和短信业务,收入大降。例如语音业务占中移动全部营收比重一直在下降,2010年为70.8%,2011年为69%,2012年为65.7%。2012年年报显示,语音业务税前营业利润为1505.2亿元,较2011年倒退了0.5%。

  全球大部分4G网络运营商都已经开始转入以流量经营为主的时代。2012年,通信行业咨询分析师查坦·夏尔马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AT&T、T-Mobile和 Sprint85%的流量是数据,表明美国移动行业已经不再由语音业务主导,成为一个以数据为推动力的行业。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流量增长很多,但是赚得并不多,这让中国移动的尴尬和酸楚非常明显,这也是中国移动此前和微信剑拔弩张的主要原因。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今年也曾公开表示,运营商要考虑用什么样的网络和终端去应对流量增长,建立什么样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以尽快实现从语音经营向流量经营的转变。

  在野村综研(上海)电信行业研究副总监陶旭骏看来,中国移动在4G网络时代没有适应过来。

  曾韬表示,中国移动在建设4G网络的同时,也要建设一个4G产品的生态圈,开发更多的产品,引导用户使用流量,而不仅仅限于目前的高清视频。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