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在新的网络时代,企业品牌保护的内涵逐渐丰富,企业品牌保护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标、专利权、域名等保护,还要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寻址行业,加强当前企业对网络品牌的建设与保护,才能够更加充分的保证知识产权的完备性、企业品牌形象的完整性。如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早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理应越来越高。

而遗憾的事情总不断的在发生,企业对于域名保护,尤其是著名商标的域名保护意识的弱化,也影响到企业对于移动寻址行业品牌保护的意识的加强,从而也产生了很多损害企业商誉的案例,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而这其中不乏一些已经成名的大企业。当年的媒体报道指出,本田公司对“本田”、“广州本田”、“广本”等大部分中文域名都进行了保护。但百密一疏的是,“广本.网络”中文域名被车友抢注,抢注的这个域名链接到了一个内容全部都是广州本田发生车祸的网页。当这样一个网站出现之后,广州本田出车祸这个低概率事件一下子被放大,给广州本田的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了挽回品牌损失,事后广本公司花了360多万,举办了一场真车相撞的试验来证明他自己的车很耐撞。这种亡羊补牢的行为,不禁令人感叹。无独有偶,今天的“滴滴打车”因为一时的疏忽,在品牌保护的路上重蹈着当年广本事件的覆辙。
日前,为避嫌商标侵权,嘀嘀打车的运营方小桔科技在官方平台中发布了嘀嘀打车更名为“滴滴打车”的公告,就在滴滴打车以为可以借助更名,彻底摆脱商标纠纷的时候,网络上再度爆出滴滴打车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品牌保护缺失。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