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传统出版印刷面对互联网来袭该何去何从?

时间:2014-02-19 10:23:54来源:科印网

  【印联传媒网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传统纸媒无奈陷于尴尬境地,而人们也在不断寻找、发现传统纸媒是否应该转型、如何转型以及转型成功的例证。作为传统纸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杂志等纸质期刊在营销模式上的变化和探索,或许有助于我们窥见未来的变革图景。

 

 

  最近,随着某知名家电企业被微博爆料称“将停止杂志硬广告投放”,关于传统纸媒没落的话题被再次放大。

  还记得2012年底,最后一期美国《新闻周刊》以黑白主色调正式向印刷版告别,人们不禁为传统纸媒的命运哀叹。然而2013年底,就在退出纸媒市场一年多后,《新闻周刊》又对外宣布重新回归传统纸媒市场。

  在传媒业处于剧变的今天,一方面,“唱衰”传统纸媒的声音不绝于耳;另一方面,人们也在不断寻找、发现传统纸媒是否应该转型、如何转型以及转型成功的例证。作为传统纸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杂志等纸质期刊在营销模式上的变化和探索,或许有助于我们窥见未来的变革图景。

  “现在不像过去那样一个单子包全年”

  “广告下滑给我们带来的生存压力是巨大的,这一点不可否认。”《商业价值》杂志总经理万宁向记者强调着自己的无奈。

  以下数据正是这种无奈的有力注解。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的数据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传统媒体广告同比增长6.4%。其中,电视增长9.6%,广播增长3.7%,户外下降1.2%;平面媒体中,报纸延续了2012年的下降趋势,继续下降8.1%;此外,杂志也进入下降行列,降幅达到6.8%。

  “平面媒体正处在剧变的阶段,影响最大的首先是报纸,还有个无法忽视的部分,就是杂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学系主任陈刚说。“关于杂志广告,近几年无论是价格、面积还是客户都在不断减少,实际上是它的广告需求在下降。”

  在万宁看来,广告投放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根据订阅对象群进行广告投放,“但无论怎样,整体下滑的趋势十分明显”。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虽然很多企业还在投放杂志广告,但“已不像过去那样一个单子包全年,一下来一两百万,现在是随时在变化,一期期地进行购买”。

  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分析,杂志类广告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对期刊发行量的核查不成熟,缺少核查使得广告在期刊上的价值得不到验证,对广告主的投放带来影响;二是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企业压力普遍比较大,投放广告的总额在下降;三是我国对医药类广告作出严格限制,违规处罚力度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广告量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关键的是大环境的变化,使广告主对于投放媒介有了更多选择。

  石峰所说的“大环境”,无疑是指传统纸媒的广告客户正逐渐过渡为互联网阵营。

  为何广告主的选择发生变化

  人们如何打发“无聊时间”?陈刚的回答是:“在等飞机、坐高铁时,杂志是非常好的旅行伴侣。而随着手机、Pad(平板电脑)的普及,更多人开始选择上网休闲。”

  “广告主是精明的,他们会根据媒介变化迅速作出选择。”万宁指出,营销模式的翻新,让他们感受到更为精准的投放带来的实效。“平面媒体最大的问题,就是考评绩效主要看客户群——这是最没把握的,只能根据订户的基本界类分群去做;而对于营销来说,又是费效比极其不合适的投放。随着新传播渠道的出现,广告主可以进行更为直接的互动性、精准性数据分析,这将带来更多营销模式的变化。”

  “为什么广告主的选择发生了变化?因为他们发现投放后效果难以界定,与自己所希望的相去甚远,这就逼着平媒广告经营者要从广告主的角度去看问题。”梁勤俭感慨道。

  要适应形势挑战的同样还有广告主自身。“互联网化确实在创造新的市场,改变原有的很多模式。”陈刚认为,企业目前的发展,一方面要依托现有人口规模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吸引引领性的消费群体。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处理好传统和互联网化之间的关系,因为“处理不好,传统会失掉,新的又做不好”。陈刚指出,这个过渡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而不是“一刀砍断”。

  为走出营销困局探索新路

  两年半前,万宁所在的杂志开始开发Pad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目前的下载量不错。

  “一篇文章阅读量多少,被多少人阅读,受众来自哪里,我们在后台都能看到,再把相关数据提供给广告主,极大地改变了广告投放的效果。”万宁说,他们在客户端还加载了广告版块,通过互动的形式呈现更多价值。“这些新的价值让广告主得到更多增值部分,他们愿意为此付出资金。”

  就在万宁感受着新渠道带来的广告增长率时,很多杂志社也在为走出营销困局探索新路子。

  “以汽车类杂志为例,它们常会针对各自的专门领域(汽车装修、汽车维修等)寻找不同的广告主。此外,它们还会将活动和广告结合起来,打造汽车行业的相关评选,通过活动宣传企业。”石峰介绍道。

  陈刚认为,对于杂志来说,内容是绝对的竞争力。“为适应环境变化,杂志应进一步扩大自身价值,将内容、活动和广告更好地结合,并提高杂志广告的创意水平。”

  “传统纸媒的广告下降趋势不仅仅是互联网冲击造成的,还有我们自身的体制机制原因,以及对过去经营思路的依赖。现在市场环境变化了,我们必须改,而且改革的步伐要加快。”梁勤俭强调。

  “这是杂志进行的转型尝试”

  在传统企业和纸媒纷纷追赶互联网大潮的同时,专家也提醒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陈刚预测,传统企业纷纷进入互联网,优势挑战者随时可能出现,从而使竞争更加激烈。“这时候企业怎样强化原有的独特差异?很难。所以现在很多只能打价格战,打到最后却发现空间越来越小了,看起来传播很方便,营销却越来越难。”

  传统纸媒同样面临转型难题。“我们会坚持传统纸媒的编辑精神以及对内容质量的追求。在保证优质内容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适应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的改变,从而赢得这个市场。”不过万宁强调,现在杂志营销面临另外一个困局——庞大的竞争对手是互联网阵营的,如何说服广告主理解这是杂志所进行的转型尝试,而不被“一刀切”或太过武断地下结论,成了新的问题。

  石峰认为,现在谈互联网与纸媒的替代与消亡,为时尚早。“传统纸媒要理性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融合发展。相信随着经营的不断创新和市场探索,盈利模式会慢慢清晰。”

  互联网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它到底会将媒体生态改变到什么程度?陈刚认为现在还只是个开始。“大家都在尝试中,有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有从互联网的角度,也有从不同企业的利益角度,观点非常多元,只是还没有哪个新的营销传播模式完全成熟。”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