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可变数据印刷为个性定制印刷提供了巨大市场

时间:2014-04-08 09:52:31来源:科印网

  【印联传媒网讯】目前,国外许多可变数据印刷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培育,已经以丰富的产品形式、精确的市场细分、定制的个性化服务获得了巨大市场。而国内无论是印刷企业,还是数据服务企业仍苦苦追寻者甚多,成功者却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近年来,可变数据印刷依托自身特有优势为用户提供内容高度可定制的个性化印刷,在直邮广告、可变数据打印、个性化短版印刷以及网络出版市场表现优异,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国外许多可变数据印刷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培育,已经依靠所拥有的可变数据资源及其应用需求,通过营销策划、产品设计、数据挖掘以及增值拓展,以丰富的产品形式、精确的市场细分、定制的个性化服务获得了巨大市场,并形成了一些盈利范式。而国内无论是印刷企业,还是数据服务企业,尽管照猫画虎般地绘制了多种可变数据应用解决方案,但苦苦追寻者甚多,成功者却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只见“数据”,难觅“数据链”

  在信息可视化、内容数字化和表达彩色化的“数字”方式实现之后,信息的跨媒体传播需求也使得静态“数据”开始向动态“数据链”发展,推动互联网与数字印刷的融合共生,进而演变出可变数据印刷的新产品形式。数据在数据库中集聚与重组成为信息增值链的关键,并实现了可变数据产品及其增值效应,使得数字印刷增值链扩展得更长。国外这种从点到线的匹配与关联使得可变数据与数字印刷融为一体,实现了从无序的点状分布聚集为有序的线连结,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创意聚焦为用户真正需要的作品元素,实现从追求产品到追求无限创意和服务的新方式,使得可变数据与数字印刷从产品加工演变为产品营销的新境界,利润当然唾手可得。而国内大多数可变数据印刷企业仍处于只见“数据”而难觅“数据链”的水准,其预期盈利远难达到就不足为奇了。

  2.只关注产品形式,而忽略产品内涵

  目前国内可变数据印刷市场增长强劲,但印刷企业大都只关注产品形式,而忽略了产品内涵。尤其是在可变数据印刷前端数据的自适应处理、后端智能化输出以及与印刷流程结合等方面没有深度挖掘,从而制约了可变数据产品的增值及其市场的扩展。我国印刷企业不仅缺乏完整的可变数据印刷解决方案,缺少分析可变数据印刷关键技术的能力,而且缺乏清晰地发现市场需求和产品特征的眼光,以及积极主动、持续不断地采用专业导向、数字再造和管理增值的方式来重构企业新业务的勇气。

  要解决这个制约印刷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盈利的核心问题,就要求企业首先必须适应数字信息采集及其数据管理专业化的新环境,形成面向跨媒体、多介质、多需求以及互动体验的作业模式,集成专业化数据中心及其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与色彩管理系统,构建出一个分布式的可变数据印刷标准化作业流程,让用户能够随地所印、随时所印、随心所印,充分发挥企业每一个人、每一个数据、每一个作业的最大价值。其次是适应以“高产能的集中式加工中心与分布式定制服务中心”来创造产品服务与用户体验融合的新模式,达到“可变数据印刷不只是印刷”的高增值目标。

  总之,对于可变数据印刷来说,数据是盈利基础,数据链是盈利关键,产品服务是盈利根本。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