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快印资讯

电子书在为纸质书挖掘坟墓?

时间:2012-07-17 14:05:32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网讯】电子书的售价或许并不如期待中的低廉,但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是否对常规的出版行业有所冲击?电子书必定为一批人带来利益,但它又将伤害谁?是作者、是实体书店、还是出版方?

 

  有消息称第九次国民阅读调查进一步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大多数读者对一本电子书能够接受的平均价格是3.5元,接近一半的读者可能购买电子阅读器。

  同日,“香港教育局拟引进电子书”以及“亚马逊与数十家日本出版社达成电子书分销协议”的消息纷纷呈现,随着数字化的进程,电子书愈发走近人们的生活。平均价格为3.5元的电子书是否将抢占未来的图书市场?纸质图书是否将受到莫大冲击?谁获取了利益?而谁的权益又将受损,是作者、出版社、还是实体书店……

  沈阳市新华购书中心总经理朱晓冬,他表示,平均3.5元的价格并不能代表电子书的售价将停留在这样一种高度,而目前国内个别电子书商的无序竞争导致电子书的发展不规范,如此对整个产业链不免形成一种冲击,同时,也是一种对文化版权的不尊重。

  电子书售价并非都低廉

  关于电子书最新的调查结果,朱晓冬告诉记者,从调研的平均售价3.5元上看来,电子书的确很廉价,但客观地讲,这只是一个平均值,并不意味着可以以偏概全,在电子书平台上,可能那些畅销书的价格并不低。

  “举个例子,3.5元的平均定价并不是特质畅销书或者长销书,而是一个平均值。去年年底的时候,严歌苓的作品《金陵十三钗》被引进我们书店,这本书当时的售价是29.8元,电子书售价4元;但同样也是去年的一部《史蒂夫乔布斯传》它在书店的售价是68元,而电子书的价格要高达42元。”

  朱晓冬说,从这种价格导向上来看,证明电子书并不是一味的低价,这其中也有价格相对高一些的,因为涉及版权等诸多问题。

  谁在为纸质书挖掘坟墓?

  朱晓冬表示,他们一直在关注电子书,实体书店近年来的不景气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关于电子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电子书掘开了纸质图书的坟墓;而另一种说法也是我比较赞同的就是:电子书的发展与纸质图书并不冲突,而是能够互助发展。”

  朱晓冬告诉记者,电子书确实存在阅读比重加大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它将掘开纸质图书的坟墓,纸质图书在中国几千年沿革下来,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有相对保守和传统的文化观念,所以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纸质图书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电子书将颠覆纸质图书的说法并不准确。

  电子书成功靠版权意识

  电子书的售价或许并不如期待中的低廉,但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是否对常规的出版行业有所冲击?电子书必定为一批人带来利益,但它又将伤害谁?是作者、是实体书店、还是出版方?

  对此,朱晓冬认为,从理性化的趋势来看,还是希望彼此能够互助发展,但是目前就店商角度而言,个别电子书商的无序竞争将会导致对整个正常商业生态的莫大冲击。“举个例子来讲,一些无良网站将电子书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样作者以及出版商的文化版权得不到保护,对劳动者的劳动将造成莫大的侵害。”

  对于电子书和纸质图书的未来发展,朱晓冬认为,并不一定是谁把谁消灭掉,但店商方面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电子书日后的发展也需要技术条件、市场条件以及一些商业环境的影响。

  “就美国的经验来看,电子书市场未来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版权意识的增强。至于普遍几元钱的低价实在是太扯了,按照这一逻辑,版税到作者手中几乎微乎其微。”记者顾珍妮

  延伸阅读

  电子阅读器为电子书推波助澜

  调查显示,目前一部分人更愿意接受电子阅读方式,电子书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新华购书中心总经理朱晓冬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电子阅读引入实际上是从网络文学开始的,那时起很多优秀的网络写手开始在一些文学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再往后,一系列电子阅读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比如汉王等诸多品牌的阅读器蜂拥而至,并且引入了“电子纸”的概念。随后,电讯运营商开始将阅读业务作为其内部考核的目标。经过这几次的推波助澜,很多人对电子书从认识到接受再到依赖的程度。

 

 

印联传媒转载自CPP114网

相关阅读:2012快印行业精细化管理暨创新营销研讨会上海站盛大开幕

                    2012中国快印行业高峰论坛暨第二届TOP100品牌评选活动签约仪式在沪举行

                    风雨无阻:2012快印行业精细化管理暨创新营销研讨会倍受关注

                    2012快印、印刷行业精细化管理暨创新营销研讨会上的创意演讲

                    理光全新生产型数码打印机C751亮相上海国际印刷周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