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柯达重组之后将发力B2B网络印刷市场

时间:2013-10-24 10:29:11来源:凤凰网

  【印联传媒网讯】柯达在经历了20个月痛苦重组后,这个在胶片影像时代的“黄色巨人”终于宣告复活:9月3日,柯达正式宣布脱离破产保护。“重组之后,我们应该会过上正常公司的正常生活了。”自1989年就在柯达任职的亚太区总裁Lois Lebegue对《环球企业家》说。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黄色巨人”经历痛苦的破产前,在做三项业务:文档影像业务、个性化影像业务以及商业影像业务。依仗利润率高达80%的个人影像业务,1981年柯达销售额突破了100亿美元。

  但也是个人影像业务,加速了这只恐龙的死亡。更加具体地说,早在1998年柯达便开始生产民用数码相机,但当时的柯达认为,数码相机暂时无法取代高利润的胶片业务。于是“黄色巨人”依旧沉迷于胶片业务,并将之做为主营业务,数码相机则是“辅料”。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自1997年后除2007年一年外,柯达再无盈利记录。柯达市值也从历史峰值的300亿美元,降至申请破产保护时的1.75亿美元。十余年间,市值蒸发超过99%。“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经历了百分之百的剧烈变革。” Lois Lebegue如此形容柯达。

  柯达中国区总裁王兵对《环球企业家》说:“我们重组唯一的原因是过去债务负担太重。”仅在美国,柯达公司就有3.8万名退休人员。为此,柯达每年在医疗保健、保险和退休金等方面的支出高达2亿美元,设在罗切斯特的柯达公司退休人员社团组织EKRA的总裁鲍勃·沃尔普(Bob Volpe)曾如此谈到。

  “过去,我们明知道业务在以什么速度下降,明知道要裁掉几万人,公司每一个裁掉的人,要给这个人拿钱走。如果裁的人太多,公司现金都被拿光了,公司运营资金都没了就破产;如果裁员太少,新业务就没法开展。”显然王兵并不想提起柯达这段痛苦的回忆。

  为偿还债务,老柯达将个性化影像和文档影像业务出售给KPP公司,并更名为Kodak Alaris,柯达因此获得6.95亿美元的退出金融额度协议,完全清偿了DIP(债权人持有资产)借款方和第二位质权债券持有人的全部债务。

  在犹如幻觉一般的境遇过后,Kodak Alaris和新柯达公司相互独立,共同享用柯达品牌的使用权。“但在财务上,两家公司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 Lois Lebegue坚定表态。

  王兵对《环球企业家》说得更加直白:“个人影像的历史已经翻过去了,我们不再感兴趣了,生活中有很多过去的事情,你必须把过去丢掉只看未来。”

  这意味着,一个曾经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的领域,将成为柯达在“新世界”觅食的主要来源:新柯达将转型成为专业的商业影像技术公司,提供B2B的业务。

  觅食

  从数据上来看,商业影像似乎是一个足以给新柯达提供大量食物的丛林。“传统印刷是一个非常巨大、非常稳定的行业,全年市场容量超过了4500亿美金;包装领域马上就可以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Lois Lebegue坚信柯达选择新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他说,现在亚洲业务占到柯达全球市场27%左右市场份额。

  不可否认,柯达在数字印刷领域的实力依旧强劲。已知的数据是,柯达在全球销售安装了12000多台数字印刷设备产品。另外,在全球范围使用的80000多个相关印刷软件由柯达提供。

  正基于数字印刷技术优势,即使在破产保护过程中那段最艰难的时期内,王兵依旧没有丧失对柯达的信心。“我们坚信剩下的业务是给客户创造价值的。我们在公司里的每一个人清楚地知道他从事的业务都是赚钱的。只要你的业务是赚钱的,我们就没有真正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或者自己给客户带来增值、盈利产生过怀疑。”王兵说,柯达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有85%都位居市场前三位。

  事实上,重拾数字印刷,并非柯达一时冲动之举。其全球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彭安东在2003年任职柯达之前,曾经在惠普有过25年的商业印刷打印工作经历。在担任惠普民用业务和数码介质解决方案部门总裁期间,彭安东主导了惠普主要增长领域—数码影像和电子出版。在他的领导下,该部门的收入达160亿美元。而显然彭安东现在要把柯达带上数字印刷这片丛林。

  “我在2005年进入柯达的时候,柯达正在走下坡路,这时公司已经意识到传统业务无以为继了,需要新的增长点。找彭安东来,他已经有意识地完成一些重组,比如买了四五家公司组成我们图文影像行业,同时把医疗行业卖出去。”王兵回忆说,“我不知道彭安东脑袋里想什么,但是我应该能够理解,他其实早有进军数字印刷的想法。”

  针对数字印刷领域,Lois Lebegue举例:柯达有这样的技术能够确保医药公司可以追踪每一个单独的药品包装、确保大家知道这盒药品真假。“通过我们的技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获得成功的、有利润的业务,还可以确保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王兵认为,中国印刷的书籍中40%都变成了废纸,全球范围内超过30%。他的理解是,柯达通过提供数码印刷技术和解决方案,可以加快印刷周期。快速印刷带来的好处是,随时可以加印,为出版社减小库存压力。“全国有40%印的书实际上是废书,我们提供这个技术手段,哪怕消灭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废书,也是几百亿、上千亿的利润。”

  现在彭安东已经完成了董事会交给他的重组重任,他成功地把柯达带回“正常公司”的轨道,没有让柯达这块百年品牌从此消失。柯达内部已经接到通知,彭安东将在一年内选定接班人。

  王兵愿意把柯达重生的过程形容为一次“长征”。“如果你相信共产主义,哪怕你走在草地上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你相信共产主义最终会赢,你相信你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新柯达的长征似乎才刚刚开始。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