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焦点关注

中拉友好合作越来越红火

时间:2016-11-16 09:17:33来源:人民日报
  【印联传媒资讯】早在16世纪下半叶,满载着丝绸和瓷器的“中国之船”就从中国的闽粤港口起航,辗转远赴拉美,开创了中拉友好交往的先河。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中拉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贸易投资双管齐下,合作机制日益完善,人文交流如火如荼,中拉友好关系业已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政治互信—— 
  
  中拉关系的压舱石
  
  高层频繁互访,是中拉政治互信的最有力佐证。今年9月,刚刚当选秘鲁总统的库琴斯基,一改此前3任总统首访美国的惯例,将首访目的地选定在中国,并邀请习近平主席出席年内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巴西总统特梅尔、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都出席了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这三个拉美大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月,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开始了长达9天的中国之行,中乌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11月17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访是习主席4年之内的第三次拉美之行。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桑塔纳告诉本报记者,拉中关系正经历最好时期,领导人的互动对拉中关系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目前已成为许多拉美国家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这正是拉中政治互信所带来的红利,也是双边关系走向深入的体现。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同11个拉美国家领导人在巴西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进程。中拉论坛的成立,是中拉关系密切的一个缩影,具有里程碑意义。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和《中国—拉共体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划》。上述3个文件确定了今后5年中拉开展整体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并为论坛建章立制。中拉论坛框架涵盖了农业部长论坛、科技创新论坛、企业家高峰会、智库交流论坛、青年政治家论坛、基础设施合作论坛、民间友好论坛、政党论坛等一系列平台。这些特定领域的交流机制,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平台。在经贸投资方面,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优惠性质贷款和中拉合作基金正在积极落实。
  
  在人员往来方面,中方5年内将向拉共体成员提供6000个奖学金名额和6000个来华培训名额,并邀请1000名拉美政党领导人访华,同时还将推动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今年10月15日,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唐山落下帷幕,1500多位中拉嘉宾共同见证了中拉间68项合作协议的签署。中拉企业家高峰会,正是中拉论坛框架下的交流平台之一。中拉论坛不仅推动中拉关系进入双边合作与整体合作并行发展的新阶段,也标志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杜塞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拉关系正经历跨越式发展,“如果说20多年前中拉之间是友好的外交关系,那么如今通过双方在各层面和各领域的对话机制,已经是战略伙伴关系,双边交流与合作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杜塞尔认为,中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正趋于常态化和机制化,双方在多个领域的了解正在加深,互信也在不断加强。随着中拉互信的加强,双边的交流与合作也会更加深入。桑塔纳则强调,拉美与欧洲不同,各国差异大、区域内组织繁多、融合度不高,而中拉论坛这一机制将拉美各国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进行对话,对于地区内部的融合也有助推作用。
  
  经贸往来——
  
  中拉合作的助推器
  
  10月10日,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杜克能源公司下属巴西公司100%股权。这一“大动作”并不是三峡集团在巴西首次出手。去年底,三峡巴西公司顺利中标巴西两座水电站的30年特许经营权项目。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并购这种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对外开放形式,对促进中国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改善巴西国际收支平衡意义重大,堪称新形势下加深巴中两国经贸合作的双赢之举。
  
  三峡集团在巴西的投资,正是这些年来中国企业走进拉美、互利合作的一个样本。近年来,中拉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迸发出“巨大的活力”,被称为中拉关系的“助推器”。2015年中拉双边贸易额为2365.45亿美元,是2000年的23倍。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是巴西、智利等多个拉美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拉美也是全球对华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5年中国在拉美承包新签合同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
  
  随着中拉经贸合作的不断展开,产能合作与投资形式愈发多元。
  
  一是金融领域合作加强。2015年,为支持中拉产能合作项目,中国宣布设立300亿美元的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中国还与巴西共同宣布设立200亿美元规模的中国—巴西双边产能合作基金。在中方倡导“1+3+6” 中拉务实合作新框架内,其中200亿美元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和50亿美元中拉合作基金已经或即将开始运行。
  
  二是非资源型投资比重加大。如今中企拉美的投资结构日趋多元,涉及能源、矿产、农业、金融、基础设施、制造、服务业等诸多领域。由中资企业在厄瓜多尔设计建设的国家安全综合指挥控制系统堪称样板。今年4月,厄瓜多尔发生里氏7.8级地震,厄国家安全综合指挥控制系统迅速承担起了“救灾大本营”的功能。该系统正是由中工国际、中电子等中企为厄瓜多尔量身打造的一张安全网,包含2座国家级指挥控制中心、5个大区级中心、8个省级中心及1个加拉帕戈斯群岛监控大厅。厄瓜多尔之前一度因社会治安差备受诟病;在该系统启用后,厄总统科雷亚情不自禁地感慨:“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厄瓜多尔是拉美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三是民企投资拉美步伐加快。从新能源客车到起重机,从照明到光伏,在许多领域都能看到中国民企强劲的身影。
  
  四是自贸协定的签署为中拉深入合作提供了动力。2006年以来, 中国分别与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3国签署了自贸协定。上述3国与中国关系友好,而且在经济、产品和市场方面都与中国有极强的互补性。自2011年3个自贸协定全部生效以来,3国对华出口总额年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如今,还有更多拉美国家表达了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愿望。今年10月,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在北京宣布,乌拉圭和中国政府将就两国开始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达成一致意见,并把2018年定为“最后期限”。
  
  人文交流——
  
  中拉友谊的播种机
  
  随着政治和经贸交往不断升温,中国和拉美的民间交流逐渐火热起来。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首次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倡议,中拉应加强教育、文化、体育、新闻、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开展文明对话,使双方人民在文化上彼此欣赏、心灵上相亲相近。
  
  2016年是“中拉文化交流年”。中国与拉美各国协同发力,在中拉两地近30个国家如火如荼地举办了上百场文化活动。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拉美共同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多边综合文化活动,“中拉文化交流年”的意义不止于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事。除了在中国和拉美介绍和传播优秀文化艺术、促进中拉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外,交流年也彰显中拉正穿过心灵的桥梁,携手走向共享智慧经验、共迎机遇挑战、共谱友谊新篇、共圆发展梦想的新的历史起点。
  
  前不久,一条关于中国音乐人和巴西爵士大师携手的新闻吸引了不少人注意。作为第一位将中国民歌、戏曲跟爵士乐融合的音乐人,赵可多年来一直在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现代音乐中探索着各种可能性,尤其对巴西爵士乐“波萨诺瓦”着迷,经常演唱波萨诺瓦大师伊万·林斯的作品。他万万没想到,与巴西学者的偶然相识竟让他与林斯面对面共话爵士乐的梦想成真,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合作出专辑”的想法。林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一代中国艺术家实力很强,如果二人“合体”出专辑、举办演唱会,那一定能在中拉艺术界产生轰动效应。赵可表示,将尝试在专辑中加入中国传统乐器,借爵士乐让中国民乐进一步国际化,推进中拉艺术交流。
  
  “如果不了解,我们根本不敢想象两个在地球上最遥远的地方能有许多奇妙的渊源,”智利—中国文化协会会长、智利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马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拉中政经合作不断深入的同时,不少人看到了文化交流的潜力。
  
  “中国人最熟悉的就是我们智利诗人聂鲁达,他也是拉美最早的民间友好组织——智中文协的创办人之一。在他的作品和回忆录里,不少对中国的描述至今依然恰当。”马塔表示,“巴西当代作家科埃略在中国也相当有人气,他的书深受读者喜爱。文学作品的互通是让中拉人民了解对方历史、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重要通道。因此,我们盼望有更多优秀的译制影视作品和书籍送给读者和观众,也需要更多翻译家来架起这座桥梁。”
  
  让人欣喜的是,孔子学院近几年来在拉美影响力逐步增强,成为拉美人想要了解中国、走近中国的通道。目前,拉美地区20个国家开设了39所孔子学院和11个孔子课堂,“汉语热”不断升温。就在10月底,巴西帕拉州成立了第一所位于亚马孙地区的孔院,目前,巴西孔院的注册学生超过2万人。
  
  拉美政府也在大力支持推广中国文化建设。“我们国家人口仅1600万,但已设立两所孔子学院和20多个汉语教学点,并且承建了孔院拉美中心。如今,有5000名智利青少年在学习汉语。”马塔告诉记者,智利政府也推出面向中国等国家学生的留学计划,提供最长一年时间的短期课程和交换生项目,以西班牙语和拉美文化课程为主。这些年轻人有望成为中拉关系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
  
  文化交流最能够体现双方人民互相了解的迫切和热情,这是中拉关系的新趋势和新机遇。“除了相互输出、互相介绍的传统模式,我们还可以考虑共同合作,寻找相似点和互补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拉交往大有可为。” 马塔信心满怀地表示。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