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的北京印刷包装业,工厂几无立足之地

时间:2016-11-22 14:58:54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资讯】近日,有行业媒体报道称,北京市正在通州区进行印刷行业搬迁试点。据说要求印刷厂搬出北京市,迁至周边河北省地域。而软包装行业一哥已经在河北扎根,后续搬迁工作似乎已经箭在弦上。
  
  随着雾霾的严重程度不断加剧,因VOCs排放而饱受诉病的印刷业正成为北京大力动力员搬迁的对象。偌大的北京城,似乎已经很难安放下一台印刷机。
  
  曾经风光的印刷业
  
  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北京是中国印刷包装业的聚集之地。无数国家级的大报,期刊均云集于此,其中全国三分之二的出版社坐落在北京。
  
  2013年,北京书刊印刷企业中亿元以上企业有23家,完成业务收入56.25亿元,但产值只占北京印刷业总产值的46%。而2013年,包装印刷企业总量为281家,亿元企业达到20家,包装企业的规模普遍大于书刊印刷企业。
  
  在北京的这些企业当中,曾经不乏日邦印刷(已倒闭)、新华印刷、华联印刷、当纳利(已搬离)、利丰雅高、雅昌、盛通等知名印刷企业。还有安姆科、黎马敦太平洋、中国包装总公司、利乐、希悦尔等包装巨头。
  
  2013年,印刷业由盛转衰
  
  然而,世异时移,任何事物均抵挡不住荣枯兴歇的自然规律。当很多人还沉浸在北京印刷包装业无限辉煌的喜悦当中时,不经意间,中国包装行业的形势悄然逆转,中国逐渐冷却的经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和不断加重的雾霾,让一些大企业开始撤离北京。
  
  2013年12月初,由于中日关系出现紧张,北京印刷标杆企业日邦印刷有限公司宣布关闭。2016年春节后,因诺基亚、松下、三星等主要客户相继撤离,美国当纳利公司关闭了位于北京的印刷基地。前不久,全球软包装巨头安姆科宣布收购河北奇特包装,很可能表明北京安姆科将迁址河北。
  
  据了解,2015年北京市共有印刷企业(含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数字印刷、专项印刷、其它印刷)共计1636家,同比减少28家,如下图所示,从2011年至今印刷企业数量持续减少。在1600余家的印刷企业中,还有近400家左右的僵尸企业(人数少于10人,年收入少于50万,未有正常生产运营的企业),企业只是为了守住“印刷经营许可证”,按期年检,但实际上已未有实质上的主营业务开展。
  
  雾霾加剧,北京印刷包装业已看不清未来
  
  随着PM2.5被国人认知和雾霾的不断加剧,北京政府对印刷包装业的态度开始发生了逆转。早在2014年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北京前任市长王安顺强调:“退出包括印刷在内的一般性产业,一些劳动密集型、污染的产业要就地关停。”随后,一场印刷企业搬迁风暴席卷了北京西城区、昌平区、东城区。
  
  而留在北京的企业,也需要承受高昂的排污费用。以世界最大的软包装企业安姆科为例,经过设备更新后,该企业的北京公司一年VOCs排放量约为300多吨,进行减排后每年仍需缴费600多万元。若考虑设备折旧费、电费、活性炭成本,每年还要付出上千万元的VOCs排放成本。
  
  由于全国三分之二的出版社集中在北京,如果把印刷厂全部撤到北京周边的河北等地,其服务的出版社还在北京,那么印刷的运输成本将大大提高。对于包装企业来说,它业已形成的产业链将被彻底打破。所以有印刷专业人士说,如果印刷企业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搬一家死一家。只有形成一个新的链条,才能存活。
  
  印刷包装企业大举搬迁,势必对十数万名在北京落地生根印刷人造成重大影响。可是在雾霾压城的情况下,小小的印刷包装企业已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