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当前位置首页 > 快印百科 > 快印问答

哪些因素对油墨转移量有影响?

时间:2017-06-15 16:41:00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资讯】从油墨的角度来看印刷过程,印刷其实就是油墨从印版到承印物的一个转移过程。探讨油墨转移过程中的规律对印刷设计和实际印刷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哪些因素对油墨转移量有影响呢?


1、网穴形状

形成网穴主要运用化学腐蚀法或电子机械雕刻法,它们形成网穴的形状是不同的:腐蚀网点形状呈“U”形,电子机械雕刻网点呈“V”形。生产方法不同,单个网穴的容积也不一样,油墨存储量也不一样,前者大于后者,因此印刷油墨转移量也是前者大于后者。腐蚀版一般因转移量大而用于文字线条较多的PTP铝箔印刷,而电子机械雕刻版因网点变化较多而且重复性好,因此应用于图案较复杂的塑料薄膜彩色印刷。


2、油墨颗粒细度

油墨颗粒越细,进入印刷上网穴的油墨颗粒就越多,从而转移量就越多。一般油墨颗粒细度为10-20µm。


3、油墨的粘度

油墨的粘度在油墨转移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在薄膜复合彩印生产中油墨粘度控制在13-25S(3号Zahn杯)。在此范围内,随着粘度升高,转移量增大。再增大粘度,因油墨表面张力加大难以进入网穴,从而使转移量下降;若粘度过小,溶剂过多,单位体积内油墨颗粒下降,从而转移量也下降,甚至有可能引起色相偏差太大而产生质量事故。


4、刮刀角度、压力和刮刀接触点到压印点的距离

刮刀角度越大,压力越大,刮去网穴中的油墨越多,从而油墨转移量减少。刮刀与印版的接触点到压印点(压辊与印版辊筒的接触点)的距离越远,网穴中的油墨在与承印物接触之前干燥的时间增加,从而粘度上升,增加了转移困难,下降了转移量。


5、印刷速度

速度越快,油墨转移量越大。原因有二:一是网穴中油墨在转移之前干燥时间缩短,粘度变化不大;二是在刮刀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网穴中油墨量增加,从而转移量增大。因此,在能保证印刷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印刷速度。软包装复合里印速度一般为80-150m/min。


6、溶剂挥发速度

现用溶剂有快速干燥、标准干燥和慢速干燥三种不同挥发速度的溶剂配方,油墨厂一般会提供。溶剂若挥发过快,油墨盘中油墨粘度会上升,同时更重要的是网穴中油墨在转移之前粘度会急剧上升,干涸在网穴里,使转移量明显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漏印故障。因此,一般情况下为提高油墨转移率,特别是在印刷浅层次图案时要使用慢干溶剂。


7、静电吸墨辅助装置

油墨的实际转移率只有60%左右,且细小网穴中的油墨因不易形成毛细血管现象,故转移较困难。随印刷时间延长,漏印现象更明显。静电吸墨装置利用电场力作用,帮助网穴中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能提高10%-20%转移率,特别是在细小网点印刷中,提高现象更明显。


8、压辊压力

压辊作用是帮助承印物与印版辊筒之间形成“毛细血管”,从而让油墨沿“血管”转移到承印物上。压力不是越大越好,压力大,承印物驱动更吃力,从而影响套印精度。因此在印刷实践中,压力的设置原则是在保证印刷效果的情况下越小越好。


9、承印物表面张力大小、平整度、光洁度

承印物表面张力一般比油墨表面张力大1.2X10-4N,这样才会在压辊帮助下形成毛细血管作用,让油墨从印版向承印物表面转移。表面张力越大,转移量越大。如在同样印刷条件下,塑料薄膜NY、PET和BOPP印


刷油墨转移率是逐渐减小,因为它们印刷面的表面张力也是逐渐减小(当然它们都符合印刷要求:表面张力都大于0.04N/m)。薄膜类表面平整度、光洁度都很好,而纸张类表面因纸张类型不同而平整度、光洁度不一样。平整度越好、光洁度越高的承印物印刷时油墨转移量就越大。


10、环境影响:温度、湿度、颗粒度

一般温度在20-25°C时油墨流动性好,印刷效果较好。温度越高,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加快,油墨粘度提高,破坏油墨溶剂平衡;温度如果很低,就会降低油墨流动性,从而影响油墨转移。


湿度大,水汽会凝聚在版辊上,让版辊表面结露,无法生产,同时水汽凝聚到油墨中,会破坏油墨质量;湿度小,空气干燥,易形成静电,印刷图案边缘易形成静电毛刺。


印刷车间内空气中灰尘多,易使导辊、压辊变脏,导辊压辊上的杂质颗粒会聚少成多,可能使印刷图案形成无规律的漏印现象。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