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资讯】在探讨实体书店在购物中心靠什么存活下去之前,得先看到商业地产市场对于实体书店品牌的青睐,这种青睐往往来源于,购物中心在转型过程中对于体验性业态以及创新性业态的重视与需求,而并非仅着眼于其能够创造的实际商业利润。
毕竟,“书店挣钱难”似乎已成为业内乃至大众的共识,即便是在实体书店已经表现出崛起势头的当下,依然如此。
那么,在网络书城与电子书的持续冲击下,在单靠卖书难以盈利的尴尬现实下,实体书店到底是靠什么在品类多元、品牌竞争激烈的购物中心内活下去?并且,眼下看来好像还活得不错。
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事实是,作为文创类业态的主力,实体书店在进驻购物中心时,都会得到企业方和项目方减免租金以及装修补贴等优惠条件。项目方的重视既给了实体书店信心,也给了它们实际的支持。
前成都远洋太古里董事兼总经理韩置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引入主力店时,对于方所这一类的文创品牌会给予一定的租金优惠等支持,并且,将方所以主力店的身份引入,并将其放在负一层的死角位置,也正是基于相信实体书店能够像超市、影院一样拥有稳定的客流吸引力。
钟书阁董事长金浩也在成都店开业期间对媒体表示,钟书阁能够走到成都并且与银泰合作,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基于和项目方能够达成共识,并且得到了银泰中心in99的租金减免和装修补贴等支持。
言几又成都IFS店(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同样作为外力推动的,还有政策的扶持。
去年6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北京举行“全国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会上宣读了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涉及“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加强财税和金融扶持”“简化行政审批”等措施。不少的实体书店从业者都表示,政策导向对于行业崛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钟书阁成都店
当然,依靠“输血”很难长久健康地活下去,所以,对于实体书店而言,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无疑更加重要,而它们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我们看到方所里面有服饰、美学产品、咖啡等其他内容。并且,方所的亮点在于,它的服饰区是属于自营品牌性质的“例外”;美学产品目前的情况是,一部分有筛选地进行采购,另一部分则是方所自有的品牌,内容包括了家居、文具、礼品等,像是一个浓缩的集合店。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方所也曾公开表示,会继续在自主品牌打造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并且会将文创类活动以及行业类公益事业持续推进。
言几又则不断地尝试更多的跨界与合作。譬如其在成都IFS的门店,面积逾4000平米,里面与11家品牌取得合作,给它们提供独立的运营空间,业态包括餐饮、美发、花艺甚至照相馆等,然后再向合作品牌收取一定的租金作为回报,有点类似二房东的角色。这样一来,既让实体书店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仿佛书店不一定非得是书店的样子,同时又在经济效益上得到了一定的平衡。
言几又店内的花艺和手工艺品区域(图片来自网络)
不同于言几又颠覆书店固有的样子,钟书阁的理念是“把书店做成书店”,作为图书比例占到80%以上的大型实体书店,他的生存似乎更加困难,钟书阁也从未否定这一点。但是,它的造血功能来自于对书籍本身的魅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呈现。譬如对于图书的筛选,不仅考虑到大的分类,更是细节到同一本书的不同出版社;譬如对于环境的创新与精益求精,所以有了“中国最美书店”的名头;譬如也会选择和方所言几又乃至西西弗等书店一样,持续不间断地推出多种文创主题活动。
钟书阁成都店
当我们看到一个行业的崛起势头,必然是看到了这个行业出现了多面的模样,而绝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这一点不管是放在商业地产市场,还是针对某一种业态或者品牌,都同样适用。
比如,实体书店。
在成都,一方面我们看到拥有数万册藏书量、大空间、内容相对多元的言几又、方所、钟书阁……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会被做精品、主题化、小而美的西西弗书店、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见山书院、散花书屋等品牌吸引。
西西弗书店(图片来源于网络)
笔者的观点是,既然要走进商业市场,既然选择与购物中心合作,那么在实体书店以“文化人”的身份谈论情怀之前,先想好怎么以“商业人”的角色挣到钱。
喜闻乐见的是,目前活跃在成都购物中心的实体书店应该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开始做更多的尝试。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