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内容摘要】作为制造服务业的包装印刷行业,通常赚取的是配套加工费,整个行业进入门槛不高,长期以来导致了行业面临恶性竞争的困境。

恶性竞争不仅会扰乱市场,也会陷行业于水火。地平线近期了解到一家经营了20年的老包装厂遭遇恶性竞争的事情,在这里跟大家说说,如果老板们有类似遭遇也可以给我们留言。
一家20年老包装厂遭遇恶性竞争陷困境
“当年怀揣着60元钱下海创业,经过二十多年风风雨雨,虽然企业规模壮大了,但是发展过程中依旧遇到许多问题。”包装厂的老板姓浦,改革开放后他辞去公职,从陕北来到西安创业。“这一干就是24年,光厂房就搬了3次”。老浦说。
“我们是一家从事塑料瓶盖制作、包装印刷的小微企业,一直单打独斗不能形成规模化发展。”为了让厂子发展壮大,去年通过入股、合作等方式吸纳数百万资金扩大了经营。“目前,我们公司员工达到了40人,证照齐全,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国家级QS生产许可证、国家环评认证、省级印刷许可证等”。
去年,老浦融资后采购新设备,扩大经营种类,计划大干一场。“不过,最近半年来,竞争对手的不良竞争让我们损失近半客户,大部分机器停产导致企业陷入了危机。”他们主要生产桶装水瓶盖,在他们行业中有很多恶性竞争的表现。比如:一些中小型饮用水生产商一味追求价格上的优势,忽略了食品安全的问题,采购瓶盖只认价低不顾质量。
老浦算了一笔账:从正规厂家购买新原料要13000元/吨,每个桶装水瓶盖成本要在0.18元左右;使用二次循环利用的回收料,原材料成本可以降到7000元/吨,每个桶装水瓶盖成本仅是0.1元左右。
“虽然国家对食品用塑料包装有明确规定,生产厂家不得使用回收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桶和盖,但是整个行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存在违规行为。一些生产商廉价出货赚足了腰包,最终坑害的还是消费者。”面对市场恶性竞争的巨大挑战,大企业也许能够维持,但小企业却不得不交出了它们的领地。
低价竞争差点“拖垮”福建印刷市场
老浦的哭诉让小编不仅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突然宣布破产的福州千帆。当年的千帆,为实现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在全国各地招聘业务人员设立接单办事处,另一方面聚集了福州市场众多广告贸易公司,承诺以远低于市场正常的价格接单,不按常理出牌,价格杀手的本性尽显,对当地商务印刷市场产生重大冲击。
千帆的接单价格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令福建印刷行业纷纷叫苦。以色令加工费为例,一色令加工费价格低至7元左右;考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油墨耗材成本、员工成本以及水电费用、财务费用,这样低的价格难以盈利;千帆向其业务员或代理商的成本报价一般是市场均价的六折,使得业务员或代理商获取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接近于“自杀”的价格及丰厚的利润分成一方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业务量,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了福建商务印刷市场整体利润率的快速下滑,众多印刷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境。
融资难痛苦,恶性竞争更痛苦!
当然,除了不正当竞争,融资难、融资贵也成了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另一瓶颈。从银行贷款没有足够抵押物根本不行,老浦说西安几家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股份制银行都拒绝了他们的贷款要求,无奈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最终我们通过民间借贷融资200多万元购买了设备,年息高达18%。”
造成包装厂资金流转困难的原因还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职工保险上调等,都导致小微企业产出成本过高,利润降低。再加上企业加工费回收过慢等,资金流转困难,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
“恶性竞争比借不到钱更痛苦,比低价就像眼睁睁看着行业人搞死行业人。我们不怕市场竞争,希望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净化市场竞争环境。”老浦说,目前包装厂又注入了一笔资金,改善设施环境。但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需要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多,需要银行和社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国家政策引导扶持。
简单的以低价竞争追求业务量的模式是不可取的,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稳健的现金流和盈利造血能力之上。有些成功商业模式的低价不等于低利润率,他们低价策略的背后是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优势。
没有含金量的自杀式的低价竞争最终会导致企业走向灭亡,而外围也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强化监督管理,治理行业恶性竞争。
『编辑视点』恶性的价格竞争多带来的苦难只有亲自经历过的人才知其中的苦,图文快印行业作为印刷业的分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大,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价格站难以避免。牛云老师曾说过,拜托价格竞争的唯一出路就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优,从而走出价格竞争的困境。而全行业的良性竞争的创建,需要全行业的人努力维持,更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力度来进行维护。
本文编辑/印联小黑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