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资讯】就在一年前,安县纸业这片厂区还是一片荒草丛生、机器锈蚀的景象。2014年8月,在经历重组自救失败后,拥有15年历史的安县纸业向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法院(原安县人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一个品牌企业倒下,损伤的不仅是当地经济,还将涉及到数百人的就业和社会稳定。
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安州区法院在案件审理中主动作为,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最终顺利化解了重整中的各种矛盾,并引入有实力的投资方让企业起死回生。
“如果当初没有法院的积极协调,推动纸厂重整成功,我们这个厂可能早就关门了。”看着厂区内繁忙的生产线,安县纸业公司总经理曹加均感慨万千。
安州区政法委书记刘胜军(左二)、区法院院长任尚远(左三)一行在安县纸业复产后到厂区实地查看调研。张 权 摄
审慎受理,挽救破产企业于既倒
安县纸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川西北唯一一家有制浆的造纸企业,也是四川省政府规划的八大制浆造纸基地之一。
辉煌的成绩属于过去。2013年初,因产品缺乏竞争力,安县纸业经营开始严重下滑,并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贷款到期无力偿还,债权人纷纷向法院申请查封企业资产。此后,安县纸业曾尝试重组自救,但以失败而告终,企业经营生产进一步恶化。2014年8月,安县纸业向安州区法院提出破产重整。至此,安县纸业累计停产一年,负债5.64亿元。
作为当地一家品牌企业,安县纸业共有员工500多人。如果企业破产,势必会在就业方面造成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牵一发而动全身,法院的每一个决定都显得十分重要。安州区法院受理此案后高度重视,及时召开院党组会议研讨,一致认为应尽全力积极挽救企业,同时确定由分管副院长牵头督办,选派3名民商事案件审判骨干组成合议庭通力审理,并及时将相关案情与审理进度向党委、政府汇报。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安州区法院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职工、属地政府机关,借助征信系统、诉讼平台、工商平台等多种方式调查,认定安县纸业具备重生能力和运营价值,即刻进入重整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制定管理人全面负责债权审核、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工作,法院实时指导、监督。
府院联动,打破企业停产僵局
破产案件涉及职工安置、信访维稳、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问题,牵涉面广、法律关系复杂、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仅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党委政府的支持。全程参与此案审理工作的安州区法院副院长骆志军对此深有体会。
千方百计促成破产企业存续发展,尽力挽回债权人、债务人损失。这是安州区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基本思路,而恢复生产则是这万里征程的第一步。
2014年8月21日,管理人正式进场全面接管安县纸业。在法院的指导下,吸纳国家清算师、注册会计师、评估师、高级管理人员等多名专业人才担任管理人辅助人,制定《重整工作方案》《重整期间防火、防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紧张有序推进工作计划,达到现有财产保值的效果。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协调党委、政府、人社、环保、工信等职能部门成立重整工作小组,形成由区委牵头领导,法院主导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协作机制。
“前后历时两个多月,涉及利益主体300多个,大会小会开了无数个,终于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骆志军说,为尽早恢复企业生产,重整工作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股东会议、债权人会议、职工大会等,向大家讲解破产重整的相关政策,对恢复生产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得到了大多数债权人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原辅料供应商、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初步稳定了职工队伍,达成了恢复生产的共识。
除此之外,法院批准将中高层职工工资下调30%,对企业重整前职工工资作挂账处理,清理处置废旧物资及闲置资产,集中精力保证充足流动资金全力采购生产必需的竹片,支付电费、运费等,为生产自救各方面工作营造了有利条件。
2014年11月4日,安县纸业复工生产,使即将霉变碳化的1.5万余吨竹片转化为价值2400余万元的浆板产品,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主动作为,为企业寻求重整机遇
而这样的喜人势头仅仅维持了不到两个月,受浆板机产能的制约,生产效能无法达到盈利的临界点,2015年2月,安县纸业的资金链条断裂,企业再次停产。
得知安县纸业再次停产后,债权人纷纷变得不安起来,转料工人、企业职工围堵料场大门,技改在建工程主建单位职工围堵管理人、拉电闸,多次到镇政府、区政府、法院上访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接踵而至。
“有一周时间里竹片供货商隔三岔五就到我办公室追要货款,我上班,他们就在一旁守着我,下班了还要跟着我回家。”回忆起那段往事,该案主审法官李锐锋苦笑着说,为安抚债权人,法院又联合乡镇积极行动,法院和相关部门领导主动接访,集中力量到劝访息访工作中,形成了联合接访的工作局面。通过积极耐心劝导和解释,职工和债权人情绪得以稳定。
面对资金的巨大缺口,尽快筹措资金恢复生产成为当务之急。在企业停产后第二天,安州区法院会同区工信局等部门远赴湖南、深圳等地与安县纸业股东会面,希望他们可以再度出资或者引进其他投资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再次向安州区政府申请对成都周边纸业公司走访考察,寻找新的投资者,并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但回应者寥寥。一时间重整形势急转直下,为安县纸业重整工作蒙上了一层阴霾。
“如果走破产清算,根据资产评估,普通债权人的清偿率几乎为零,远低于破产重整,而且安县纸业这个在四川具有代表意义的老企业也将不复存在,几百名职工也会无处安置。”李锐锋说,当时他们的想法很坚定,安县纸业绝对不能走破产清算这条道路。
老厂职工因安置及欠缴社保问题,多次到各部门上访,要求尽快出具解决方案,并由人社局书面承诺认可,这一情况成了重整路上的“拦路虎”。为了给安县纸业重组减负,使企业能够以足够的活力迎接新投资者的到来,安州区法院通过解除劳动合同,采取返聘方式进行安置老厂职工,由新注资企业缴纳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在化解问题过程中,区委区政府、政法委总指挥;工信局总协调;人社局派工作组驻厂解决、解释个性化问题;信访局成立化解破产职工信访问题小组;法院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在以往形成的社会共识中,案件审理就是法院的事情,但现在不同了,有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联动,案件审理推动起来更加快速有力了”,审判团队中的邱涛法官说。
在各部门的积极协调下,最终给予职工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截至2015年9月2日,应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职工474人,已经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职工468人,达到98.73%的比例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安县纸业解除职工劳动合同关系得以圆满处理,为安县纸业重整招募投资人奠定了基础,“拦路虎”变成了铺路石。与此同时由法院主导,与人社、税务、环保、银行多次协商,并与众债权人达成一致意见,企业全部债权免除利息,免收重整自救期间排污费。多项协议的达成减轻了安县纸业的债务负担,免去了众多职工的隐忧。
顺利重组,老企业起死回生
2016年11月,经历了一年时间的漫长等待,安县纸业最终迎来了实力雄厚的重组方。成都环龙集团旗下的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向安县纸业管理人发函,表明接洽意愿。这对于安县纸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重生机遇。
接到来函后,管理人立即向安州区政府和法院汇报情况。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开展搜集企业信息、确定考察时间、规划考察线路、安排相关人员双边考察调研等工作。实地调研洽谈后,双方最终确定了合作关系。
2017年1月16日,企业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管理人在会上宣读了经法院审核的《重整计划草案》,草案里面详细介绍了破产重整的重大利好,描绘了安县纸业浴火重生的美好蓝图。但因部分大额债权人不理解,草案未能通过,企业重组再次陷入困境。
法院立足安县纸业重整成功后的远期社会效果、经济效能综合考量,最终依据司法职权作出批准重整计划的裁定。随后环龙集团顺利进场开工,安县纸业债务通过重整方案全部化解,保住了品牌企业和当地税源。“如果依表决结果执行,安县纸业将面对破产清算、拆分变卖的惨痛结局,这是区委、区政府和我们法院都不想看到的结局,在院党组多次研究和区政府的支持下,最终依法批准了重整计划。”这是院长任尚远初到安州区法院任职带头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为安县纸业死而复生铺平了道路。
目前,安县纸业运转良好,预计2018年底,项目投资总额将达到5.08亿元,形成5万吨制浆、5万吨造纸、6万吨后加工的生产能力,可解决就业人员1100余人,年销售收入8亿元以上,年实现利税超过5000万元。
聚焦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同频共振
安县纸业的重整成功是安州区法院发挥司法主导作用,用司法智慧让濒死企业重获新生的一个案例。2015年初,安州区启动“清闲促建”行动,对低效能企业及时出清,闲置土地回收利用,用来引进新的投资项目促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还成立了闲置土地清理工作组,法院就在其中。
“项目年,是我对2017年安州经济发展的直观感受,用司法智慧让濒死企业重获新生只是一方面,用司法手段为地方招商引资排除后顾之忧更加重要。”任尚远语重心长地说。
2015年至2017年3年间,安州区法院陆续收到10个企业的破产申请,涉及债权17.43亿元,职工千余人,宏观经济下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逐步向法院转移。在如此严峻形势下,安州区法院将破产案件审理工作放在服务全区中心工作中来审视、思考和谋划,全力护航全区经济发展。专门专设破产合议庭,抽调4名具有丰富企业破产工作经验的法官担任合议庭成员,聘请1名资深退休法官进行业务指导,以迎合全区经济提速的时代要求。
安州区法院充分发挥司法主导作用,践行“尽可能多重整和解、少破产清算”的价值标准,在清理“僵尸”企业的同时,对有发展希望、有存续价值的困境企业实施拯救。目前已处置不良资产1.54亿元,清偿破产债权4.43亿元,挽救、盘活了一批龙头企业、重点工程,引导市场重新洗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企业、债权人、区域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
聚焦聚力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司法建议工作,推进法院服务招商引资全覆盖。针对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安州区法院专门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预判分析,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立“月访月报”制度。按月定期走访调研全区引进项目的推进情况,现场结合法院审判的经典案例,对日常商事活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对项目推进产生的法律问题梳理汇总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决策提供法律服务。
如今,安州区“清闲促建”这棵培植在国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这一新常态下的大树已经枝繁叶茂、根系稳固,并结出了“盘活低效用地2000余亩、闲置厂房及办公用房46万余平方米,新增项目70余个、投资75.9亿元”的丰硕果实。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