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焦点关注

余额宝们事实上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

时间:2014-02-28 17:30:32来源:人民日报

  【印联传媒网讯】近日有关是否该取消余额宝的争论异常热闹。余额宝等货币基金通过互联网吸纳资金,然后以协议存款形式将资金存入银行,使小额资金获得超过6%的年化收益率,受到了不少中小投资者追捧。但有人指出,余额宝们抬高了最终贷款客户的成本,而这一成本最终将转嫁到企业和每个人身上;余额宝们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金融寄生虫”,没有经过经营风险便获得暴利。

 

 

  这些质疑看似有些道理,但是也要看到余额宝们的出现,促进了传统金融体系和模式的改革,事实上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此外,通过互联网聚合公众资金,为中小投资者提供相对简单、可靠的投资平台,更好地维护了中小投资者利益,更好地促进了资金的优化配置。

  事实上,余额宝的出现不一定会抬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贷款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市场中资金的供需状况,而不是融资成本。而余额宝们吸纳的资金基本上都回到了银行体系,本质上并没有减少银行存款。资金供给给定的情况下,市场资金需求旺盛时贷款利率较高;反之利率较低。如果市场资金需求不旺,贷款利率下行,余额宝们的收益也会随之下降。换言之,是市场利率推高了余额宝收益,而非余额宝抬高市场利率。

  不可否认,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和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的确会加大银行业的经营难度和风险,但这是银行自身和监管机构的职责。银行业本质上就是管理风险、为风险定价的行业,这既包括对客户风险的定价,也包括对自身资金成本的合理定价。

  当然,对余额宝们我们也不能毫无警惕。近些年互联网巨头加紧布局移动支付系统,在通道上形成了巨大优势。他们会不会滥用自身通道优势和良好的信用?如果余额宝们聚合了过量资金,拥有了过大的谈判筹码,部分资金短缺的银行可能丧失理性定价的能力。一旦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银行系统的风险会骤然增加。此外,部分货币基金规模过大也会增加赎回风险。一旦投资者争相赎回,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将无力应对。

  互联网金融作为银行业的“搅局者”出现并不可怕,它将促进银行业的变革和转型。但如何提防一些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形成相对垄断的格局,也是个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本文编辑/印联小黑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