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一年70万个基站,比原定目标多了20万个,中国移动在2014年达到了近似于“恐怖”的4G网络建设速度,但是当时光来到2015年,情况将发生改变,中移动也顺势做出了调整。
据了解,中移动2015年的工作从全力建设4G网络过渡到重点保证4G建设投入,全力做好4G网络优化,积极引领4G演进发展。中国移动很早就表示,2015年将是大规模投资4G的最后一年,而其今年的工作计划也印证了这一点,即全年建设约30万个基站,今年的工作以网络优化为主。
事实上,经过了2014年的超速建设,中国移动拥有一张全球最大的TD-LTE网络,但网络覆盖广并不意味着网络质量高,在完成规模浩大的网络建设后,中国移动还有很多网优工作待完成。
相比基站建设,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业内专家表示,在日常4G网络优化过程中,工程师可以通过OMC网管、信令跟踪、优化工具等发现问题。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优化的前提是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数据采集包括路测数据和话务统计数据采集等。显然100万个基站的建设和维护量并不是简单的任务。
网络优化工作可以保证用户获得较好的上网体验,然而这仅仅是基础工作。对于中移动而言,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推进4G技术的演进。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运营商推出了速率高达300Mbps的6类LTE-A服务,另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49家运营商推出了下载速度较低(介于110Mbps和300Mbps之间)的商用LTE-A载波聚合服务。该协会指出,目前澳大利亚、日本、阿联酋等国家正在进行9类技术系统的部署、测试。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的规范规定,9类技术是指理论下行和上行峰值速度分别达450Mbps和50Mbps的系统。LTE-A系统渐成主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尽管目前大规模商用的TD-LTE网络速率仍然停留在100Mbps,但一直在推动LTE-A演进工作。据了解,中国移动于2014年与华为合作在杭州、深圳、北京等多个城市现网中部署了小规模的双载波聚合网络,并在同年的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验证了应用F频段+D频段95MHz带宽进行的五载波聚合,最高下行速率超过1Gbps。
尽管系统端和芯片终端厂商基本都已经做好TD-LTE载波聚合商用部署的充分准备,但是中国移动真正实现商用部署还需时日。
关键词2 产品创新
融合通信商用
2014年年底,中国移动终于将融合通信从概念落到实地,在其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主打“新通话、新联系、新消息”的“三新”手机,揭开了盖在融合通信业务头上的神秘面纱。在2015年中国移动工作会上,中国移动更是提出了全面实现融合通信商用的目标,将一大发展重点直指融合通信。
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加速推动融合通信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微信等互联网OTT借免费通话功能抢食运营商语音业务的趋势下,电信运营商必须让通信管道更加智能化,以期在通信市场继续唱主角。
而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指出,中国移动推融合通信商用,有应对互联网OTT冲击的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通信技术的迭代下,以求更好发展的自我革新。
在全球运营商营收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流量经营成为运营商的业务重点,移动增值业务更成为运营商撬动市场的另一个支点。
张毅表示,融合通信能帮助中国移动将自有的基础通信管道与移动增值业务入口打通,将用户以往通过互联网OTT上获取的内容通过“三新”功能实现,比如阅读新闻、查询位置等,从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避免被单纯地管道化,仅为他人做嫁衣。
毋庸置疑,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下,中国移动推动融合通信有着先天的优势。但不能忽视的是,实现融合通信商用凭借中国移动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马继华表示。如果只有一家运营商推出融合通信业务,对用户使用习惯上的影响和改变很有限。此外,三大运营商一同推动融合通信,能够尽早催生新的通信标准的诞生,运营商整体都将从中受益。
对于中国移动如何更好地推动融合通信的发展,张毅表示,有两方面的工作可以做。
第一是对用户进行补贴。融合通信将传统的语音按分钟收费、短信按条数收费变为按流量计费,这种转变不仅是对用户使用习惯上的改变,按流量计费在价格上是否能够被用户所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使用与否的决策。因此,在逐步降低流量资费的同时,考虑通过适度的补贴,带动用户使用融合通信业务的积极性是有必要的。
第二是通过对终端厂商进行补贴。在发展初期,“三新”手机在合作品牌和数量上都有限,不仅技术方面有待加强,而且留给用户选择的余地小。对终端厂商进行补贴,可以推动“三新”终端的成熟和多样化,为全面实现融合通信商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3 互联网转型
推进数字化服务
在2015年工作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传统话音进入加速衰退期,流量经营迎来黄金期,数字化服务发展面临窗口期,改革创新处于攻坚期,这是中国移动发展的新常态。
中短期内,流量经营仍然是运营商最实质性的增长领域。从长远发展看,培育第三条增长曲线——数字化服务成为中国移动2015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奚国华更是表示,“价值链中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开始转向数字化服务,拓展数字化服务关乎中移动的未来。”
国际上很多运营商都提出了所谓的三波增长。大量的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都被归为所谓的数字服务。有业内专家表示,运营商在从话音向移动宽带转型的过程中网络效应正在减弱。网络效应的来源是“用户网络”,通常与“业务网络”相伴随而非“物理网络”,这也正是运营商受到OTT剧烈冲击的根源所在。
所谓网络效应,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电信网络的价值与该网络的用户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用户加入网络,该用户和运营商不需要做任何额外的动作,但在网的潜在用户看来,这张网络对它的吸引力和价值都提升了。这种没有伴随着任何成本发生而价值得到提升的现象,就被称为网络效应。
2G时代,中国移动就是凭借语音业务的网络效应瞬间成长为国内移动通信的巨无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消费是为了使用相关的互联网服务,在某种程度上,OTT业务正如运营商在话音时代一样受益于梅特卡夫定律。
在野村综研(上海)电信行业研究副总监陶旭骏看来,在过去的黄金发展期,中国移动错过了投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从业务运营商向投资集团转型的宝贵时间窗口——如今,这一话语权,正陆续转移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手中。
独立分析师付亮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数字化服务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容,二是服务。在数字化服务拓展过程中要清醒认识自己能力,进行良好的规划。有些业务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中国移动可以自己来做,而有些需要第三方介入的业务则需要中国移动能真正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入优质的第三方资源。在数字化服务的推动上,运营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移动需要带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陶旭骏表示,未来数字化服务必然是一个产业链各方分食的市场,不会如10年前一般像个完全由运营商主导的“带有围墙的花园”。是否要将数字化服务的所有领域所有环节全部做遍?又能否将这些都做到极致?中国移动的出发点必须明确,这将决定投入何等的资源规模以及采取何种做法。
在全球电信运营商转型探索中,中国移动能否通过数字化服务的积极拓展迅速培育第三条增长曲线,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呢?
关键词4 运营管理
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成为央企近一年来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更是成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移动在2015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工作任务之一。
据了解,中国移动要全面推进运营管理方式转型。具体内容是,要顺应变化,从网络发展方式、营销模式、服务方式、渠道管理、支撑体系等方面全力推进转型,着力构建面向客户的低成本高效运营体系。
2014年,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营销费用削减20%。据估算,三大运营商一年削减的营销费约400亿元。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和应用向电信运营商施加压力,使得后者传统通信业务受到严重威胁,利润进一步下滑,加之去年6月实施的营改增又令运营商利润降低三成左右,削减营销费用、下调终端补贴额度成为三大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但是仅仅削减营销费用、下调终端补贴并不够,运营商需要从多方面降低运营成本。对此,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央企在生产领域,要从创新机制、优化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建设方式等方面入手,而在非生产领域要抓销售成本、财务成本等几个环节,进行降本节支工作。
对于运营商而言,降本节支仅仅是一个方面,如何增加效益也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国资委对国企2015年工作的要求,除了进一步做好降本节支工作之外,就是全力以赴保增长。
如果落实到三大运营商,就是要改变“增量不增收”的局面。然而,2014年电信业务总量与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剪刀差”却创下了6年来最高记录。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电信业务收入11541.1亿元,同比增长3.6%;而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8149.5亿元,同比增长了16.1%。
“增量不增收”的问题持续多年,中国移动也的确是想方设法通过新的措施来缓解由此带来的业绩影响,但是随着4G网络全面实现商用,这一局面并没有明显改观。而在2015年,中国移动又提出,把资源聚焦到4G发展、流量经营等核心工作上,加速布局第三条增长曲线。日前成立的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似乎可以看作是中国移动这一策略的集中变现,但具体效果,还要看咪咕公司后续发展以及新一年的流量经营政策会有怎样的变化。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