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随着互联网弄潮儿在金融领域实现井喷式发展,将其纳入“正规军”的步伐也逐渐加快。目前互联网金融监管呈两大方向。
其一,防范互联网金融活跃后出现的新风险。如得益于互联网“宝宝军团”的快速渗透,中国货币基金改头换面,一日千里,规模从2012年初的3000亿元升至2014年初的一万亿。同时,资金大幅进出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成为达摩克利斯剑。
其二,随着微信、支付宝等集聚了巨大客户群,互联网企业的跨界之旅,已远非简单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而是金融体系格局的革命式重构,这向监管部门提出了跨界监管要求。如互联网理财呈现出一个颠覆性新特点:即去银行化。银行作为基金、保险、理财等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正面临挑战,而代销则是银行中间收入的主要源泉。再如虚拟信用卡业务诞生必将重新分配支付领域蛋糕。过去10年,银联主导了线下支付市场,而第三方支付企业则占据了线上支付市场。但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扫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快速铺设推广,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支付,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之间的清算完全可不需银联。而且虚拟信用卡问世,还将造成信用卡格局的重新洗牌,远比当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更加震撼。
不过,暂停仍是权宜之计。虚拟信用卡通过大数据和技术强化信用卡授信与风险管理是金融创新的方向。此外,民营银行设立尘埃落定,互联网企业突破银行牌照后,将通过战略合作、并购等迅速做大资产端,互联网金融机构将逐渐构筑起对抗传统金融机构的全面竞争格局。未来互联网金融还将发起极具冲击力的扩张,传统金融机构将面临长期竞争压力。这种背景下,让互联网企业慢一点,让传统金融机构快一点,似乎是最好选择。3月18日央行[微博]召集12家银行研讨开设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规范,为传统金融机构开设直销银行扫平道路。
显然,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极大挑战监管思维。与欧美的产业相对分散不同,中日两国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超大型城市,市场用户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明显更高。加之市场干预程度不同,中日互联网金融格局与美国大为不同。而中国的金融管制要比日本严格得多,鉴于中国特色,中国可能出现美日之外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当然,尽管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传统金融机构也未一败涂地。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金融机构,都希望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通吃,这是目前阻碍互联网金融纵深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实现二者融合共赢,促进金融普惠,考验监管之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