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焦点关注

张瑞敏:传统制造业与电子商务并非对决关系

时间:2015-08-21 12:02:55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网讯】8月20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山东省“互联网+制造”现场会议上,分享了其对“互联网+”相关议题的看法。

 

张瑞敏:传统制造业与电子商务并非对决关系

  近年来,传统制造业与电商对决鹿死谁手的争论隔段时间便会上一次头条,对此,张瑞敏认为,制造业与电商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对家电企业而言,在当前制造业转型的浪潮下,付款已经不是销售的结束,而转变成销售的开始,家电企业不是简单的卖硬件挣钱,而要与用户产生联系挖掘其价值。

  目前海尔正在推互联工厂,互联工厂的目标是实现“大规模定制”,最后的目标是自产自销,互联工厂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家电企业与用户之间有充分交流。

  但张瑞敏并不认同互联工厂将颠覆电商的观点,在他看来,颠覆电商并非终极目标,“经济学告诉我们没有交换就没有价值,我们交换才有价值。但互联网发展到后期,这个理论就会被颠覆。到那个时候,人们追求的将是共享价值。”

  以下为张瑞敏演讲实录节选:

  “互联网+制造”,这个议题是目前所有传统制造业转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随后提出先进制造业,把先进制造业作为美国的国家战略,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如果制造业不能互联网化,就没有出路。

  海尔把“互联网+制造”具体化,即互联工厂。互联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转型,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把整个企业全系统全流程颠覆。最近,哈佛商学院把海尔写进哈佛商学院案例,受到哈佛师生的好评。并不是我们做得多么好,而是因为这是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全世界大企业都在探索转型。

  在这方面真正做好的企业其实还没有,我们也没有做好,只是在探索过程当中。不能把互联工厂局限地看作是一个工厂,特别不能说是“机器换人”,或者“智能工厂”,这不是目标,重要的是全系统的颠覆。

  原来我们有很多顾客,我们内部有一句话叫做“付款就是销售的结束”。顾客给你付款,之后就和你没有关系了。

  但“顾客”和“用户”是不一样的,现在,付款应该是销售的开始。有了付款就有可以跟用户联系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不只是买你的东西,而是参与你的前端设计。要做到这一点,工厂就要改变,变成互联工厂,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所以工厂必须先变成黑灯工厂。我们现在四个工厂可以变成黑灯工厂,没有电灯,不需要取暖设备,里面根本没有人。社会个性化需求满足了之后,需要的是虚拟设计,再加上智能化制造,这时候就不需要你在车间里头来人工导入了。

  我们收购新西兰的斐雪派克,在青岛建立一个完全自动的电梯厂。但是它的设计在新西兰,设计通过网络传过来,生产线接收设计信息来完成制造。

  我看有很多省提出来,他们的目标是“机器换人”。机器换人可以实现高效率,但是互联工厂要的不仅仅是高效率,还有高精度,因此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就太重要了。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怎样把用户个性化需求在互联工厂实现,也就是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

  现在有很多的用户个性化需求来了之后,先制造,再把从设计到制造包装的过程,全发到用户的手机上。有人把这叫做“透明工厂”,说的很形象。现在个性化定制的量还不大,当有十万个用户提出十万个需求,我们要做的不是能做十万个不同的产品,而是利用这一个用户圈交互,交互到最后实现一个比较集中的型号。哪怕新产品也没有关系。

  所以德国人提出,工业4.0要有一个检测的标准,并不是说自动化高就行,这个检测标准就是两维战略,分为纵横两个维度。

  一个维度是企业价值,企业高效率之后,财务报表到底可以提升多少。第二个维度是:全价值链都要得益,从上游到下游。

  我们现在把这两维改了一下,企业价值没有问题,效率高自然高效益,但是全价值链的这个得益,我们改成了“用户个性化价值”。

  体现不了用户的个性化价值,互联工厂就没有用。其实,整个世界的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否定之否定。

  肯定是什么?肯定就是工业革命开始时候的工业小作坊,小作坊一定是自产自销。后来变成大生产,大生产一定是产销分离,我生产这么多东西不可能我自己销。但是互联网时代他一定是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自产自销。

  每个互联工厂最后的目标一定是自产自销。也就是用户的需求来了之后,马上就制造。有人说真正实现互联工厂,可能就颠覆电商了,因为我不需要再经过电商这一道程序,直接工厂给实现了。这是不是终极目标?我认为不是。

  终极目标其实就应该是杰里米·里夫金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写的那样,里夫金认为,将来互联网发展会带来协同共享的共享经济。每个人都是产销者,比如一台3D打印机,我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比如太阳能发电,家里用太阳能发电,然后将电能输送上电网,我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经济学告诉我们没有交换就没有价值,我们交换才有价值。但互联网发展到后期,这个理论就会被颠覆。到那个时候,人们追求的将是共享价值。

 

责任编辑:魏盼盼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