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变革中的五大“误区”

时间:2014-02-27 10:43:32来源:数码印刷网

  【印联传媒网讯】数字出版的进程中,我们现在面临很多更加戏剧性的变革,对于出版商、作者以及其他图书出版业的参与者来说,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解决今天图书出版业界中的短期战略问题。

 



 

  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今天获得的真相可能在明天就会成为谎言。”在数字出版的春天即将来临之际,许多从前毋庸置疑的真理就会成为具有误导性的杜撰。以下是5种最为危险的传统常识中的“真实的谎言”。

  误读1:

  电子书只适用于长篇小说

  庞大的美国电子书市场已经被长篇小说以及其他纯文本内容牢牢占据。相反的,一些花费不菲并且精心设计的带有插图的电子书却销量平平。如此看来,从规模上来讲,电子书仅适用于那些长篇小说和非小说类线性文学作品。但是,由于数字化阅读的读者正迅速转移到平板电脑以及大屏智能手机上,因此那些精美的、运用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阅读器销量正在直线下降。

  一些速度缓慢且以黑白屏显示的电子墨水设备确实只适用于纯文本阅读。但是,由于电子阅读平台已经由精美的设备向平板电脑转换,所有的内容,包括彩色插图、视频影像、交互功能都正在一一实现。另外,由于最新阅读技术的进一步扩散,开发和销售固定布局内容的成本也在下降。最重要的是,全球竞争加速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领域的发明和创造。在两年内,类似iPad这样出色的平板电脑不用花费高价就可以买到,高档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功能也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改善和提升。

  误读2:

  数字阅读是独立的体验

  在过去,电子阅读器的功能比较单一,或者说,它只有阅读这一个功能。但是现在,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你的读者距世界各处仅仅是点击一下鼠标的距离而已。这不仅仅暗示了在阅读的连通性和社会融合上的不同前景,更深刻地说明了在出版商、作者与在线读者三者之间更直接的交往方面也开始出现了新的机遇。

  误读3:

  电子书和应用程序、网站不相关

  一直到现在,电子书、应用程序和网站这三种渠道在内容的开发、管理、发行方面都有明显不同的入口。即使这三者可能都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出版商实在无法在不同的平台上对这些数字内容进行重新创作。因此他们不得不在这些不同的渠道中间作出艰难的选择。

  但是现在,网络平台已经逐步超越仅仅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阶段,通过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全球化。基于最新的技术应用,出版社可以在简单的纯文本内容到高端交互内容之间自由地变换。在这样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中,电子书、应用程序和网站的边界只会越来越模糊。

  误读4:

  DRM可以减少盗版

  DRM经常被市场定义为一项反盗版的技术。托尔是第一个免费体验DRM内容的出版人。最近,他宣布在销售了一年无版权保护的电子书之后,盗版量并没有增加。事实上,DRM并不像出版人所熟知的那样用来限制版权,它其实是限制过度分享。

  英国出版协会主席厄休拉·麦肯齐在去年向《书商》杂志谈到这一情况时说的更加直接:“我们完全明白DRM并不禁止有意图的盗版活动,甚至不禁止那些下载DRM移除软件的老手。我们青睐DRM的原因是因为它禁止主流读者之间的文件共享,而这些主流读者对于我们和作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DRM和减少盗版完全无关,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含义在于DRM比那些不切实际的技术竞赛更有吸引力。这种形式其实只会利用越来越多复杂的技术,那只会进一步挫败消费者并且将他们封锁在专有的平台中。

  误读5:

  作家不需要出版商

  一部分人已经在自出版的平台上卖电子书,并不需要传统的出版合同。另一部分是“混血”作家,他们在过去、现在、将来还会有出版合同。这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争议:在数字世界中,出版社是一个多余的媒介。

  很明显,自出版已经出现,出版社已经不能仅作为被赋予特权的守门人,而是应该聚焦于那些可以增加巨大价值的地方。并且,将书本上架到传统书店的能力也越来越不重要了,同时,印刷过程的规则也会慢慢失去作用。但是,大多数文章依旧是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合作的产物,仅仅有一小部分作者能够担当编辑、艺术设计师、印刷工、销售那样的角色。由于那些加有注解和需要更改图片大小的文章在平板电脑等工具上显示的改变,出版商、编辑的角色变得更像一个游戏或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因此内容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并且成为协同创作的产物。这也意味着,在新的数字世界,出版社的角色可能会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全面。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数字出版的游戏才刚刚开始,远没有结束。传统图书数字化转型的下一个阶段将会迎来更多的风险、危害以及未知的探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安心,因为在第一阶段即读者接纳阶段,电子书市场的商业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级。并且,从很大程度上讲,出版社和作家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之中。通过分析一些基于事实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出版业从业者在现在以及未来仍能够继续繁荣发展。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