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当新媒体出现并呈现井喷式用户增长之后,关于平面媒体转型的讨论就逐渐出现。但是真正全面转型的媒体寥寥无几。当各项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传统媒体2013年广告经营收入急剧滑坡,远远超出了整体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关联效应时。大家终于发现,所谓“平面必死”这类语言并不是一个笑话。
而去年,各种新型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更给平面媒体增添了不少“外患”。《新闻晚报》停刊又频添了“内忧”,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平面媒体的头上想起了败亡的钟声。
当然,在一些列变化之中,有不少平面媒体也为转型做足了准备工作,并且进行了很多尝试。毕竟,对于体制庞杂,规模庞大的平面媒体来说,转型无异于巨型航母变向,不仅需要改变,更需要勇气和资本。
转型从“去纸媒化”开始
平面媒体目前的窘境,可以用一个例子作比喻:数十年如一日吃着中餐(平面新闻)的顾客突然不爱吃了,大部分都跑去吃西餐(新媒体新闻),瞬间餐馆的营业额下降。那么饭馆的菜品究竟要不要变?厨师的风格能不能改?
所以平面媒体开始进行各种尝试,由于用户的阅读习惯开始从线下往线上和手机端迁移,因而依托平媒的网站、微博、微信、数字报(杂志)、手机报(杂志)甚至是电子阅读器等等信息载体接踵而至。
同时,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具备消费能力人群的碎片化时间增多,自然成为媒体争夺的新领域,平媒在内容上也随之形成变化。逐渐告别过去的长篇评论、深度剖析,取而代之的是千字左右的新闻报道。
我大胆将纸媒在变革中采取的各种手段统称为“去纸媒化”。而纸媒的改变也让我想起了公元前350年、1069年、1898年等充满创新和变革的年份。
在转型时,谁有非凡勇气?
无论是商鞅、王安石还是康有为,姑且不论他们的变法是否成功,能够思考变革就需要莫大的勇气,更值得一提的是秦穆公、宋神宗、和光绪帝的非凡勇气和魄力。
很难想象,在备受互联网冲击的情况下,解放日报集团已经与腾讯合作成立大申网之后仅仅一年就宣告盈利。
很难想象,在新闻媒体机构影响力和公信力下降的背景下,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能够受到用户的关注和喜爱,更难想象的是官微的内容如此贴近用户。
很难想象,在平面媒体以广告收入为核心的背景下,中国经营报会取消广告部。打造扁平化组织。
很那想象,在平面媒体刊物逐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创业家杂志以免费的模式发行。
无数平面媒体在转型期间,通过各种手段,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去承担转型后的后果,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相信在这期间展示出的勇气肯定会在中国媒体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一个深刻的脚印。
转型也是资本博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确是一个很难改变的真理。尤其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平面媒体来说。
毕竟转型二字的信息量实在太大,或许意味着大笔投资,或许意味着人员更替,或许也意味着全新运营模式的制定等等,而这些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可惜的是,虽然广告收入是国内媒体的首要关注点和发展点。但是真正有经济条件进行转型的媒体似乎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多。
或许这也是一个讽刺。又或许是这个原因,让国内很难出现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通过极强的专业性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让用户对其内容产生依赖。所以在转型期采用数字版付费模式依然有用户买单。虽然不能保证盈利多少,但至少能够拥有部分收入支持媒体继续前行。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转型期拥有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平面媒体的底蕴,就好像三国时期的世家大族,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大部分都逐渐被时间洪流吞噬,但是不能否认他们培养出的人才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
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丰富的公共资源、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以及新闻采访权益,都是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如何把优势转化成动力,更加值得关注。
或许在多年以后回头看看如今,《双城记》的开头就是最好的描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