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印万元小额假钞获利,背后有怎样的黑色利益链

时间:2017-03-30 11:10:52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资讯】一般来说,人们在收取面额为100元、50元的人民币时,会注意辨别钱币真假,而对于小面额的人民币时往往没有引起重视。这让一些不法之人起了坏心。

 

  近日,重庆沙坪坝区公安机关接到有人举报,称辖区有人在制作假币,并且全是面额为5元、10元、20元的小额假钞。

 

  随着民警深入调查,一名叫王洋(化名)的男子浮出水面,他与一个网友因为缺钱花,竟然购买各种机器,决定在家里自己制作假币。

 

 

  王洋今年44岁,潼南人,早年在苏州打工,上网时认识了网友刘乐(化名),两人在上海打工时一起做过兼职,便是在群里发布出售假币广告,除此之外,两人还一起配合出去“洗钱”(注:此处“洗钱”的意思是把购买的假币拿出去花掉或者换成真币)。

 

  “当时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假币,在一起兼职时,我们建立了信任。”王洋回忆,后因刘乐回老家,两人便没有再联系了,直到2016年9月,刘乐突然通过QQ找到王洋,称自己现在可以制作假币了,他有“版子(钱币的模板)”、“机器(打印机和电脑)”、“技术(调‘版子’)”,并愿意当面教他制作。

 

  9月底,刘乐来到重庆,王洋将他接到自己位于沙坪坝区的租赁屋内,刘乐将“版子”拷贝给了王洋。王洋便从网上购买了专门制作钱币的纸张、打印机以及墨水等。

 

  刘乐在出租屋内要求王洋下载了修图软件,安装好后,他手把手教王洋如何用里面的各种工具和功能对“版子”调色。“因为这个‘版子’的质量并不好,直接拿来打印,看上去很假,肯定卖不出去。”王洋交代,调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打印机制作出来的假币更接近真币的色调。

 

  “将假币双面打印完毕后就放在一旁等待备用,一旦有人向我买假币时,我就根据数量再进行烫金处理。”王洋说,这些钱都是他一张一张手工处理的,使用烫金机和烫金纸来制作的。

 

  而当有些客户要求做旧时,王洋便用酱油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出来的液体对假币进行做旧处理,“这样看上去就更真了。”为了方便,王洋还用美工刀、钢尺、剪刀进行分离成张。

 

  经过大量的摸排走访,沙坪坝区警方终于在2016年11月1日,将王洋和刘乐一网打尽,在王洋的家中,搜出多部电脑、打印机、烫金机等作案工具,以及伪造的大量面额为20元、10元、5元的假人民币,涉案假人民币面值8万元左右。

 

  案发后,王洋交代,他只制作20元、10元和5元的小面额假币,这在使用时更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大多数人在收取面额为100元、50元的人民币时,会注意辨别钱币真假,而小额钱币通常不会仔细去查看,因此,“销路”更广。

 

  王洋交代,假币销往的地方有广东、吉林、四川、河南、山东、贵州、山西等地。

 

  截至被公安机关控制,王洋销售的假币面额大约有7000多元,加上自己使用的假钞,刨除成本大约获利5000多元。目前,两人已被沙区检察院移送法院起诉。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