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销管理 > 快印营销

大品牌营销这么牛,为什么我们却学不到精髓?

时间:2017-03-31 14:49:10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资讯】很多企业进行品牌营销都喜欢学大品牌,动不动就搞情怀,想一两个自以为感动全世界的点子,但推出之后却是应者寥寥。

 

 

  并不能说这些点子不好,而是推出的时机不对,大家已经对大品牌很了解,它多一点情怀大家自然还认为它很有格调,但如果大家还不认识你,就像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人在网上大喊要改变全世界,通常情况下也只会被别人骂成一个疯子而已。

 

  我们喜欢说“乔布斯对客户一向很强势”,从而不尊重客户,但是却忽略了:这是乔布斯成功后的特权,而不是导致他当年成功的原因(当年乔布斯也是挨门挨户地推销产品)。

 

  我们喜欢说“比尔·盖茨当年辍学创业,我现在也应该这样”,但是却忽略了:辍学是比尔·盖茨取得初步创业成功后的特权,而不是导致他初步成功的原因。

 

  很多创业公司的营销人员,每天拼命地刷着各种“创意库”、“最新案例”,并且听杜蕾斯、宝马的营销经理分享最新的创意案例。有这个时间,却不去研究:80年前的杜蕾斯、30年前的戴尔、半个世纪前的宝马……

 

  这就是很多创业品牌学大品牌做营销,却总也学不会的重要原因:很喜欢学习别人成功后做的事情,而不喜欢学习别人当年是怎么成功的。就像学习成功后的马云去云游四方、到处演讲,永远也不可能成为马云一样。

 

  认识一个人,需要有必要的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等“基础联想”。这对品牌建设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品牌、产品必须让消费者建立基本的认知,其他的营销才有意义。那么,品牌建设有哪些必要的基础联想呢?

 

  归类:它会占据我购买产品的

  ▽

 

  实际上,我们看到任何一种事物,都会先对它进行归类。比如在房间里,看到四条腿并带一个木头平面的东西,我们一瞬间就会认为它是一把椅子,是用来坐的。

 

  所以,任何新产品、新品牌建立“基础联想”的第一任务,就是先在用户的大脑中拥有一个“类别”。

 

  这样的“类别”,暗示了一个消费者希望通过产品达到的目的,也就知道它需要占据自己哪块时间和哪块购物预算。

 

  当用户对产品的归类不同,自然所有的消费行为也不一样。总之,任何一个新品牌,在建立“基础联想”的时候,要先回答的问题就是:我想让用户把我的产品归类成什么?到底占据了用户的什么时间和什么预算?做营销我们经常强调“差异化”,但是实际上,在诉求差异化的特点之前,应该先寻找“共性”,在用户的大脑中被分类到了某一个已经存在的归类中。

 

  购买理由: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产品

  ▽

 

  如果说“归类”是创建了共性,那么“选择理由”就是建立差异化。“好了,我知道你是用来听歌的音响(归类),那么为什么放着这么多音响不选,要选你这个智能的?”

 

  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说的“选择理由”。

 

  如果只有归类,而没有选择理由,也相当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基础联想”。单纯增加大量的“附加联想”,几乎毫无意义。

 

  产品使用方式:我如何使用这个产品

  ▽

 

  在智能时代到来之前,有个很创新的电视辅助产品叫作Tivo,强调“在你最方便的时候,看你最想看的”。

 

  如果仅仅这样说的话,虽然给了一个选择理由(“方便自由”),但用户根本无法想象自己接下来使用产品的情形,也就很难销售。

 

  这是因为:所有人都对未知感到恐惧,如果别人无法想象自己做出某种行动之后的情景,可能就不会做出这种行动。所以品牌必须要建立的一个基础联想就是:能够让人看到你的名字,想象到自己使用产品的过程。

 

  人是一个对“预期”很敏感的动物,所以你的产品必须能让人顺利建立预期。之前我还看过一个研究,讲人脑和计算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科学家发现最大的区别并不是“创造力”“思维”等能力,而是对未来的感知能力。

 

  同样是做一道算术题,如果人知道明天自己被处死和知道明天活得好好的,做题的效率是不一样的。而对计算机来说,不论多么先进的人工智能,知道明天自己会被砸得稀巴烂之后,今天的计算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只要你的产品是对人销售的,就必须建立他对未来的感知。让他感觉到自己会如何使用产品。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