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焦点关注

移动互联网创业也艰难

时间:2013-12-31 14:13:32来源:腾讯科技

  【印联传媒网讯】移动互联网被视为未来10年最大的创业机会,但是,整个2013年,这个黄金行业的创业者却经历的是生存艰难、互联网巨头密集收购甚至悄然放弃。

 

 

  经历了过去两年雨后春笋般的竞技后,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发现,日子并不好过。

  移动互联网被视为未来10年最大的创业机会,但是,整个2013年,这个黄金行业的创业者却经历的是生存艰难、互联网巨头密集收购甚至悄然放弃。人们发现,真正成为智能手机标配和明星应用的不过是少数,典型的如微信、微博。也有应用切入一细分群体可斩获大量用户,如唱吧、陌陌等。

  但多数应用的创业者做的都是刚需应用之外的长尾应用,这些自身产生营收很难,推广和运营又需要大量资金,寻找巨头收购或者战略投资成为最佳路径之一。一旦被收购或被投资,应用创业者进入了安全区。但并购的也不过是少数,更多创业者在苦苦支撑,寻求转型,实在经营不下去了,只能选择倒闭。

  “很多创业项目都变成了公益项目。今年到现在为止,早期团队都没有出什么好的项目。或者说一年出10个,但是有500家VC在那等着呢。”豆果网创始人王宇翔说。

  VC的日子同样不如从前风光。过去两年,红杉资本、经纬创投、IDG等机构在移动互联网上投资激进,但两年过去后,却很难退出。他们一方面在寻求新项目的投资机会,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退出上。

  “大多数投资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是无法通过应用盈利正常退出的,VC无非是三种路径,拉新投资进入,寻找应用的买家以及所投资公司之间的相互并购。”一位资深投资者如此描述今年的投资路径,“总之,项目不能烂在手里。”

  “移动互联网的二次创业窗口期即将结束,第二代移动互联网创业已经走向尾声。”UC优视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何小鹏对腾讯科技总结说。

  转型、商业化成两难

  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窗口起于智能手机的人口红利。智能手机的加速普及,无论是大型互联网公司,还是中小型创业者,都在移动终端和数据的不断推高之下,争相把自己的创意和机会转化成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

  多数创业者,即使是此前有着大公司高管的经验,自己创业后多半遭遇着产品发展不达预期,勉强维持或者被迫转型的痛苦。

  “我现在的工资不及在酷6做CTO的一个零头,感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CTO圈里的朋友看到我现在的状态都不敢创业了。”原酷6CTO、爱摄汇创始人赵亮对腾讯科技感慨。

  2011年,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刚起时,他选择从酷6辞职开始在微视频领域创业,最初的应用是“爱摄汇”,做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中国用户并不爱分享,且受制于流量等原因,用户原创内容(UGC)比较少且质量比较差,于是他转型做粉丝团,当粉丝团做了一段时间,用户达到了800万。最近又在推出新的App应用米拉,主打30秒K歌软件。

  现实一点看去,这款应用的前面有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唱吧。这款应用从2012年5月发布,到2013年11月,用户超过一亿。

  但即时唱吧这样短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的明星应用也面临挑战。唱吧CEO陈华(微博)自觉幸运的同时,比以前更加焦虑:如何商业化变现像座大山挡在眼前。

  同唱吧类似,用户多达几千万甚至上亿用户的应用还有美图秀秀、墨迹天气、陌陌等。他们的问题很相似,流量很大,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进行变现。比如美图秀秀和墨迹天气的营收多半是来自于和其他应用的合作,通过给电商等应用导送流量获得营收。

  陈华则更想走基于粉丝经济的虚拟物品这条路。2013年,他上线了虚拟金币,推出了会员服务,想把粉丝经济走通。眼下,他正和多家轻游戏公司接触,希望在唱吧的游戏中心上有些作为。

  傍干爹盛行

  在这些已经具备一定体量寻求独立发展的同时,那些有一定规模但没有充足弹药自己为继的公司选择了投奔巨头的怀抱,或者战略投资,或者全资被收购,2013年全年,找干爹傍干爹的说法在互联网界盛行。

  2013年,腾讯、百度和阿里,以及垂直领域的巨头开始疯狂进行“圈地运动”。这些并购背后多有风险投资人的推动。比如活力天汇旗下的快捷酒店管家,投资方是知名的红杉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沈南鹏和携程的关系又十分密切,他在其中牵线,促成了携程最终投资快捷酒店管家。

  互联网巨头在移动互联网的圈地运动快速而凶悍。今年,阿里巴巴4月底以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5月以2.94亿美元注资高德软件,增持UC优视。在投资这些老互联网公司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之外,阿里巴巴还相继投资陌陌、在路上、快的打车、丁丁优惠、穷游网等企业,并收购虾米、友盟、酷盘。最近又有消息称,阿里将投资LBE安全大师,预计中将会投资的还有手机音乐网站天天动听。

  百度虽无阿里“撒胡椒面”并购投资的策略,但也掷出来大手笔谋求控股。今年7月16日,百度宣布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8月,百度对糯米网战略投资1.6亿美元,获得59%的股权。对越狱软件苹果园的收购也几近尾声。

  腾讯的并购投资更侧重于围绕微信和手机QQ入口的底层操作系统和应用平台,从2011年到2013年,腾讯已经入股艺龙、好乐买、热酷、嘀嘀打车、乐蛙等公司,2013年,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

  垂直互联网的小巨头亦是重要的买家。比如携程,从航班应用非常准、度假租赁平台途家网、酒店预订应用快捷酒店管家和攻略应用婵游记,其投资和并购路径几乎覆盖了在线旅游的所有产业链。最近,携程以6000万美元投资易到用车,又斥资1亿美元领投租车公司一嗨租车。

  有意思的是,即使被阿里战略投资的UC优视计划三年斥资30亿进行一系列的收购,在全资收购PP助手后,UC优视发现,30亿似乎已经不够用了,未来还将继续追加投资。

  巨头抢占入口挤压推广渠道

  悲观者看来,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可能已经过去。

  唱吧CEO陈华坦言,现在创业比以前难多了。一个原因是,巨头除了大范围收割创业公司,对创业公司更大的威胁则是通过并购和投资抢占各种入口,挤压了各种推广渠道。

  豆果网王宇翔有类似的感慨,“移动互联网已经结束了。”他认为,2013年在大公司觉醒后占领了各个入口,应用市场、移动广告公司等都在被大公司挤压。不但很难出新的创业项目,连原来做的不错的项目活的都以往艰难。

  一个表现是,新兴应用获取用户的成本变高。“渠道资源都在巨头手上,社交网络之前是成本较低的推广方式,但现在一些媒介 (如微博) 活跃性在下降,而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介则是被限制于巨头们定的规则。”陈华说。

  陈华回忆,2011年到2012年,新浪微博的活跃成为广大开发者推广的首选途径之一。在当时,美丽说、蘑菇街,啪啪等都通过新浪微博等社会化营销手段获得了大量用户。现在新浪微博的活跃度下降,这一免费途径已经没有了。

  微信的朋友圈可谓一个病毒性营销的绝佳路径,比如上半年风靡一时的疯狂猜图、疯狂猜歌,下半年号称零成本推广的魔漫相机。但是朋友圈也有自己的属性局限,朋友圈都是熟人社交,很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应用推广来的快,去的也快。

  付费推广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狭窄,线上渠道推广和手机预装也不容乐观。线上渠道方面,以应用商店为首的线上渠道也在面临商业化的考验,免费推广位置越来越少,多数靠付费推广。手机预装方面,政策已经开始严控厂商预装。由于手机预装并不能带来相匹配的用户群,以及难以升级的问题,有创业者直接舍弃了这个渠道。

  “手机厂商要求统一的UI,成本很高,且产品无法升级,造成用户体验很差,运营商对手机预装软件的标准也很苛刻,我们就把预装这一渠道砍掉了。”365日历创始人葛楠这样说。

  深水区里的机会

  但移动互联网对创业者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巨头收割,挤压入口似乎没有阻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热情。更多的应用涌现出来。

  已经上线7个月的宠物圈,其创始人王悦名并不同意移动互联网创业已死的说法,他甚至认为,现在的环境比以前的环境还要好。

  “线上的话,现在有大的开放平台,可以依托创业。线下的话,目前和智能硬件结合也是机会。我们明年会做宠物的智能穿戴设备,我觉得有好多机会,但开发者怎么想,但纯App的创业肯定够呛。”

  王悦名所指的开放平台是指以腾讯为代表的开放平台。比如“腾讯微信公共平台、云平台和广点通等,对开发者都很有用,微信就更不用说了。”

  从宠物圈的实践来看,借助开放平台导入用户的社交关系,利用社交分享机制,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用户数和社交黏度。“成本非常低,很适合初创团队。”王悦名说。

  “巨头把平台做好了,真正能推动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向深水区走。平台型公司占据了很多入口,也意味着他们做好了基础设施,教育好市场,前路打通,反而更适合创业者安安静静做些事情。”创新工场创始人汪华说。

  汪华把未来的机会形容成“深水区”。比如垂直人群的细分需求的应用、O2O、企业应用、软硬件结合以及手机娱乐应用等方向还有机会。

  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真正的变革还没有开始,真正的变革可能要到明年才会开始。一个原因是,移动互联网大渗透的程度还非常低。”未来五年到十年,移动互联网会控制到国民经济的50%甚至更多。“

  陈华也赞同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不要做平台而是应选择垂直领域的说法。他认为,现在做平台的成功几率会比较低。但垂直领域还有不少机会可以做。“尽量错开巨头的锋芒,还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