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焦点关注

移动互联网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时间:2014-03-28 13:55:39来源:新浪网

  【印联传媒网讯】截至2013年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5亿,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过去的一年里,手机网民用户数量提升了81%。移动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占领了市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文化,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金融观念和理财方式。但就在我们沉醉于移动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安全隐患和不断的争议,也将它推到了舆论的巅峰。移动互联网会如何发展?互联网金融将走向何方?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不可预知。但是,我们的生活却要脚踏实地。

 

 

  革命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已经切切实实地在我们生活的一些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又不可低估的影像。

  “现在用手机能上网,手机网购直接付款,能订餐,打车,可以缴费,甚至可以做一切你能够想到的事情。”当代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只要是有一部智能手机,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地操控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前不久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

  在过去的2013年,国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对生活的重大改变。不必打开电脑,人们就可以通过移动的传播媒体随时随身阅读新闻,通过移动的社交平台联络朋友,通过电商网站购买商品。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互联网从事生活必需的所有活动。

  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出现和扩大,又使人们真正可以体验不用走进银行的金融服务。

  革命了我们的金融观念

  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其中,金融观念的改变是巨大的。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小赵,去年年底单位发了年终奖,存活期吧,他嫌利息太低,存定期吧,又怕什么时候会用到,于是他想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但是苦于5万元的下限,不能进行申购。于是他将这笔钱存入余额宝,每日可以用手机看到收益。但是他也坦言,其实他还是希望能够通过银行的业务进行理财。他说,只要攒够银行理财产品的下限,就把余额宝里的钱取出来,放到银行里。

  相信这也是很多年轻人的想法。架构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切实地改变了很多人的金融观念。金融服务再也不是非到柜台不可的事情。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支付结算,手机转账理财,更可以用手机申购货币基金产品。而操作的便捷化也迎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碎片化的趋势,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精力和碎片化的资本进行重新的整合。从而发挥了强大的力量。降低了用户的成本,也就是降低了生活的成本。而注重用户体验,也就提升了生活的效率。理财方式的多样化不断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金融观念,诱导人们的金融生活发生巨变。

  安全感是生活的基础

  拥有火热人气的同时,移动互联网架构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备受争议。除去监管层面不谈,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莫过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安全。而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缺乏对先进经验的借鉴,也缺乏对失败教训的考察,所以有人担心,我们将会重蹈他们失败的覆辙。

  一位常年在韩国就读的留学生对记者介绍说:“与韩国相比,我觉得国内手机网银的安全系数太低了。”

  据介绍,在网购同样发达的韩国,所有的网站都是实名制的,每次加入一个网站会员,都需要极其严格的实名认证。这样就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虚拟网络世界的欺诈,因为人们会像现实社会中一样诚实守信。

  “相比较而言,韩国的网银太安全了,一上去就要下载至少五个插件。”

  网上的付款需要一个名叫IPKN的机构发布的证书,每个银行都可以通用,只要是同一个人的账户,那个证书都可以在网上申请,然后自行存储在自己常用的USB或者电脑硬盘里,需要转账或者支付的时候,输入很长的密码。证书可以从电脑复制到手机上,但是复制到手机上的话,电脑就不能用这个证书了。这仅是第一道防线,还有一道防线就是咱们网银用的那个密码卡,具有横向数字纵向字母。而它的升级版,就是OTP,而所谓OTP,在需要支付的时候,会发一个六位数字到上面,在网页中将这个六位数字输进去才能支付或转账。这个的功能相当于密码卡,但是比密码卡安全。而所有的网络活动,都必须通过以上的层层关卡,不可能随便生成个二维码就能够完成网银的支付。

  同时,在韩国,通过网银付款,30万韩币(大概是1700人民币)以下的支付金额,输入信用卡卡号就可以直接支付,30万以上的话必须要证书。

  另外,韩国也有一个类似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叫做SAFEU。网上购物与国内不同,一般网站都在支付的时候都让你选择付款方式,一个是网银转账;另一个是购物网站给你生成一个你方便汇款的银行专用账户,你自己用网银或者用ATM终端把钱汇进去;第三个就是使用信用卡支付。第二种方式中,如果汇款的时候金额多了或者少了,都会导致交易不成功,这一点的安全保障非常到位。

  据悉,在很多国家,尚未出现过类似余额宝之类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但是,在美国,这却不是什么稀奇事。不一样的是,美国的“宝”类产品却经历过惨痛的失败教训。

  美国的Paypal(贝宝)在1999年就设立了利用账户余额的货币市场基金。用户只需简单地进行设置,存放在贝宝支付账户中原本不计利息的余额就将自动转入货币市场基金,0.01美元起申购。2007年,贝宝货币基金的规模一度达到巅峰10亿美元,当时也曾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水平降至0.04%,仅为2007年高峰(5%)的零头。在此情形下,贝宝货币基金的收益优势逐步丧失,规模不断缩水,于是在2011年7月,贝宝不得不将该货币基金清盘。

  但是,失败的教训还没有引起国内的注意。在国内“宝”类产品深入人们生活,风头正劲之时,探讨一下贝宝货币基金的兴衰沉浮或可借鉴。

  拥有安全感是一切生活的基本元素。与互联网成熟国家相比,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拥有最为庞大的网络产业。但是,如何保障安全,始终困扰着人们。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担心着安全隐患,相信是国内许多网民的共同的经历。只有切实的安全感,才能够使互联网彻彻底底地革命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需要怎样的方向

  碎片化是当代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最大特征。微博、微信的兴起,是通过对碎片的合理整合而形成的巨大市场。人们的生活也在整体打为碎片,碎片捏成整体之间,不断变换着。所以,如何将碎片化的生活进行有机的整合,也正是移动互联网生活中的商机所在。但是,优秀的商品不单单能够把握商机,更需要建立成熟完善的品牌文化内涵。而消费也并非生活的全部,更需要引导金融的启蒙,培养合理的金融观念和消费理财观。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网络安全的基础之上。同时,生活的变革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众多的中老年用户,难以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享受生活的便利。

  所以,移动互联网究竟是推动生活革命的巨大浪潮,亦或是社会生活中的小小波澜。都有待历史的验证。而真正能够持久的事物,必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担当,能够切实开展普惠的服务,承担社会责任,才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切实需要。而我们对待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对待互联网生活的态度,也将成为影响生活方向的重要推动。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