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3D打印需要5到10年才会实现收益

时间:2014-05-09 09:58:27来源:科印网

  【印联传媒网讯】可靠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3D打印产值接近10亿元,2013年,达到20亿元,预计2014年这一数字将为40亿~50亿元,而3年后产值将达100亿元。而对于项目回报,由于3D打印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真正实现回报,还需5~10年。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是对传统制造技术有益的补充,而不是要全面替代传统制造技术。”近日,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3D打印技术不是什么都能做,3D打印技术未来一定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他表示,未来3~5年将是一个很大的契机,预计3年后产值能达到100亿元。

  此外,罗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3D打印在工业、生物医学、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今后至少是上万亿级的市场,而且还将带动材料、软件、教育培训等庞大的产业集群发展。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3D打印产值接近10亿元,2013年,达到20亿元,预计2014年这一数字将为40亿~50亿元,而3年后产值将达100亿元。

  对于项目回报,罗军表示,目前,3D打印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真正实现回报,还需5~10年。

  罗军表示,在国内,大多数目光还紧紧停留在桌面级3D打印机,严格意义上说,桌面级3D打印机的科普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未来3D打印最核心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工业级和生物医学级领域。

  罗军称,大致看来,目前3D打印在文化创意、工业、生物医疗、建筑等领域的市场分别为30%、35%、30%、5%。

  不过,目前国内的3D打印产业依然处于“小而散”的状态,缺乏绝对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人物引领,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没有打开应用市场。原因在于,首先,3D打印技术本身不是一项替代性很强的技术,没有找准市场定位;其次,3D打印技术不是万能的;第三,“小而散”的行业格局,不利于新兴技术发展。

  罗军对记者称,由于3D打印技术不是一项替代性很强的技术,加之3D打印行业普遍存在“小而散”的不利结局,导致用户观望的多,深度了解的少。要有效打开应用市场,除了科普教育外,还需要搭建公共性应用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抱团发展、集聚发展。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