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焦点关注

百度推出“百度钱包” 移动支付或将硝烟再起

时间:2014-04-16 14:18:56来源:凤凰网

  【印联传媒网讯】昨日,作为移动支付领域的“迟到者”百度,终于按捺不住发布了自家的支付业务品牌“百度钱包”。如此一来,占据国内互联网领域的前三把交椅,凭借百度钱包、支付宝和微信支付,“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各自都有了“拳头产品”,移动支付或将硝烟再起。

 


 

  控制入口就能控制“客流”

  “睡觉之前、起床以后,最先刷的不再是牙,而是手机。”这句曾经的玩笑话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写照。

  早上8点,坐在餐桌前吃着早餐,家住天通苑小区的“80后”何飞小两口儿,不忘瞅两眼自己的手机。在一家银行的贷款中心工作,学金融出身的何飞早上起来习惯先看上一圈财经新闻,最近一年他的这个习惯从开电脑转到了看手机。“收益怎么又降了!”在他对面,媳妇小冯瞧着手机屏幕上一款互联网理财产品显示的每日收益,无奈地撇撇嘴。而她的手机微信群里,几个好朋友一大早已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五一小长假集体自驾游的事儿。

  一顿早餐的时间,这个小家庭就已经使用了不下3款手机APP(应用软件),内容也从新闻浏览、互联网理财再到社交互动等各个方面。

  这样的情景在三五年前还很难想象。分别依靠搜索、电商和社交网站,“BAT”在过去10来年的互联网时代牢牢把控着用户打开电脑后的三大入口,彼此特色分明。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巨头们再度开启“跑马圈地”,这样的“基因论”似乎开始慢慢打破。

  或许是迫于这样的压力,一直在移动支付领域充当“沉默者”的百度终于出手了。以搜索业务为大本营,百度钱包昨日打出了“搜到就得到”的旗号。“用户在地图上或者搜索结果当中看到了感兴趣的店铺或商品,百度钱包能支持一键购买。”百度公司百付宝总经理章政华介绍,从服务内容而言,“百度钱包”提供超级转账、付款、缴费、充值等生活服务,以及“百度理财”等资产增值工具。

  百度官方表示,“百度钱包”最先将出现在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团购等百度系自有App中。4月下旬,手机百度将发布内置“百度钱包”的支付版本,未来还将把更多生活消费场景开放给商户。

  移动支付是完成闭环关键

  去年7月拿到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后,百度一直按兵不动。一时间,互联网业内甚至有评论人士直言,“互联网领域已经趋向腾讯和阿里的寡头竞争。”

  显然,拥有着14款用户量超过亿人次APP的百度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认为移动支付仍有3至5年的发展期,目前并未有定局之说。”面对“迟到者”的质疑,章政华昨日回应道。通过嵌入“百度钱包”,打通之前所欠缺的支付环节,百度使了一招穿针引线。

  虽然百度未公布账户数据,但百度云目前已经有超过1亿用户,有测算数据显示14款APP的使用人次总和已超过20亿,庞大流量自然成为吸引商户加入“百度钱包”的一大理由。“百度钱包”昨日还面向商户开出了“PC端0费率、移动端在同行费率基础上全年88折”的入场价,用价格来吸引商户入驻。

  “微信是占用户时间最多的移动应用,依靠社交优势,微信把支付环节打通,提供更多的使用场景,为O2O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认为,和百度“各处开花”相比,腾讯对移动支付的布局以微信为核心,延伸到不同的使用场景。腾讯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2.719亿。目前,围绕微信平台,微信已经建成微购物、微生活、微商户等业务环节,通过微信支付已完成闭环。

  近来频频在资本市场出手的阿里,则意在抓紧建立自己的移动支付生态圈。作为第三方支付中的“老大哥”,海量的淘宝、天猫商户以及网购族成为阿里的天然优势,而广为熟知的支付宝,更是体现了“控制用户钱包者得天下”的规则。

  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巨头做支付最终都是希望形成一个金融生态,而不是单纯的工具。”洪波表示,微信通过“我的银行卡”整合进团购、生活服务、电商和理财等服务;支付宝钱包则加载了公众账号、线下商家服务以及余额宝。百度钱包同样也整合了百度地图、百度团购等业务。

  在所有这些布局背后,互联网巨头们最终目的是希望能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目前三家对移动支付的布局是以各自的优势业务为基础,逐渐开始交叉,甚至出现重合。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搜索、社交、电商,这几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在手机上实现高度集中,用户希望能通过一个APP入口实现多种生活功能。

  “当三家都初步建成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生态圈,最终竞争的就是用户数、用户黏度、使用习惯。”姜奇平表示,目前来看很难判断将来鹿死谁手,“无论是哪家互联网大佬,如何保证支付安全、让用户体验实现最大便利化,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