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报纸《天天新报》休刊的背后

时间:2014-05-09 10:53:29来源:网易

  【印联传媒网讯】24日,创刊15年的上海报纸《天天新报》宣布休刊。联系此前多家传统纸媒休刊的消息,这引发了业界对纸媒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纸媒休刊应该是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影响,但不能简单论定这就预示纸媒衰落,“读者消费新闻的规模在逐年增加,改变的可能只是形式。传统媒体的出路或许在于主动适应、迎接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变革。”

 


 

  多家传统媒体相继休刊

  2013年底,曾有过很大辉煌的 《新闻晚报》率先宣布在今年1月1日停刊,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这则消息引发外界极大关注,也惹来各种猜测,据称已有部分员工在此前离职,而当时也传出给300多位采编人员提供分流方向,包括集团旗下其他报刊、新媒体等。

  尘埃尚未落定,多米诺骨牌的第二张接踵而来:创刊于2004年的《竞报》宣布自4月25日起休刊。《竞报》肩负奥运使命而生,发行量曾一度高达十几万份。但随着奥运周期的结束,《竞报》开始步入下滑亏损状态。有消息称,由于亏损严重,2009年5月,《竞报》转型为“精深新闻、精辟言论、精致生活”的周报,每周四出版,员工由原来的220人缩为50人。

  就在业界纷纷探讨纸媒未来发展趋势之际,又有一家报纸加入休刊行列:《天天新报》于4月24日在头版刊发“休刊公告”,称经研究决定将于2014年5月1日起休刊,据记者站网报道,报社已成立了员工接待处,商量有关薪酬补贴发放、人员安置等细节。

  《天天新报》前身为《新闻午报》,创刊于1999年1月1日,原隶属于解放日报集团,属于“晨、午、晚”一日三刊之一。

  其实,休刊或进行调整的纸媒并非仅此几家。在更早之前,《收藏界》杂志主管主办单位发生变动。根据需要,2014年1~6月暂时休刊,未来走向尚不得而知。

  预示纸媒衰落?

  《天天新报》宣布休刊在业内引起了一个小小的震动。不少读者在微博上表示惋惜,更有人担忧这是否意味着纸媒正在走向衰落。

  据《天天新报》一基层员工向记者站网介绍,休刊的决定是报社突然宣布。目前,员工们有的前往报社了解情况,有的在家等待消息。

  网友“陈俊律师”表示,纸质媒体崩盘性的休刊停业让人唏嘘不已,“在现阶段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大行其道的时候,纸质媒体的逝去已经不可避免。”

  网友“鞭牛士”对此持认同观点。他在微博写到:“《天天新报》也将于今年五一停刊。不少员工已找好下家。《新闻晚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均已停刊。传统媒体在科技的时代渐渐没落,要么等死,要么另谋生路。”

  面对这些忧虑,不悲观的声音仍然存在。《新民周刊》特稿部主任胡展奋曾对《中国青年报》表示:“新媒体如朝阳新生,光芒万丈,不可阻挡,这点毫无疑问。但不要说它们以后就会一统天下。这不可能。”

  徐升国的观点则比较折中。他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衰落的趋势比较明显。之前的全民阅读调查显示读报纸的人数、时长都在减少。那么就意味着购买报纸的人数减少。亏损很可能是导致报纸休刊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他表示,几本纸媒的休刊不能简单论定为纸媒的衰落。

  出路何方?

  “这是摆在全球传统纸媒面前共同的困境和难题。” 徐升国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万应灵丹’解决,唯一的一条道路就是要主动适应、迎接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变革。

  徐升国介绍,“《纽约时报》等大报也一直积极通过免费或付费的在线阅读方式、或者APP,都在努力改变。”

  在他看来,读者消费新闻的规模在逐年增加,改变的可能只是媒体的形式,对报业来讲,是否提供迅捷的新闻才是核心。

  在24日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国新闻网等主办的“中国新媒体峰会”上,互联网实验室CEO方兴东认为,传统媒体作为独立商业模式的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传统媒体转型要达到生存和发展两个目的,而媒体要生存下去,首先要认清互联网的形势。”

  同时他明确指出,目前传统媒体习惯做个体户,看不到自己能力不够,资源有限,这是传统媒体转型时很重要的障碍。

  方兴东认为媒体转型应抓点不抓面,“我们传统媒体所有战略点都是抓面,还是要把你最重要的特色做出来。我觉得这个点如果不找出来,战略是很难成功的。”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