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传统纸媒还必须以“内容为王”为主

时间:2014-12-05 10:31:33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网讯】在“内容为王”的各种媒体传播的较力中,制作深刻、严肃、实用的新闻专题,传统纸媒更有优势。在选题方向上,主要面向重大的新闻事件、重要的社会现象或问题、重要人物及社会活动等方面,严格的新闻制作流程,使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角度选取上,应以公众关注为新闻点切入,坚持问题导向;在内容组织上,传统媒体从信息来源、新闻采写、稿件编审等方面更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随着近年来媒体改革进程的加快,激烈的新闻竞争迫使传统纸媒不断将资源细分,专业化办报、办刊的取向日益显著。新闻类期刊纷纷推出“封面报道”,很多报纸都辟出固定版面,极尽版面铺陈之能事,冠之以或“话题新闻”、或“新闻事件”、或“特别报道”等,以整版篇幅对某一个新闻事件或某一个热点话题展开报道,并提供详尽的相关材料,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和视觉的冲击力。这就是新闻专题——一种纸媒新闻的深度表现形式。

  组织好新闻专题,需从专题创意、主题提炼、角度选取、稿件组织、美术设计、数字应用等多方面下功夫。貌似功夫在专题内,实则功夫在专题外,这就要求专题的制作者平时要注意理论和时事的学习,多加积累,同时增强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以期厚积而薄发。

  聚合新闻

  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

  专题是纸媒改革的创新。传统纸媒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上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稿件;另一类则是各种栏目的拼合。新闻专题的首创当推《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目前已发展为“刊中刊”,仍以它卓尔不群的风采享誉新闻界。封面报道、封面故事、封面人物等也更多出现在流行期刊中,成为纸媒在新闻报道中深化主题、丰富视角的主流路径。

  新闻专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首先是读者对纸媒新闻需求的转变。如果说,过去的读者只关心“是什么”“怎么了”,当今的读者更希望从媒体上看到一个事件或一个话题方方面面的观点。读者需求多元化势必导致新闻要更多地走向边缘,新闻的表现形式也势必要走向繁冗。

  其次,新闻竞争催生了专题这种最适合纸媒的表现形式。回顾近20年的传媒发展史,广播、电视的普及,使得广播电视新闻曾是社会大众接受新闻最喜闻乐见的方式;网络新闻的异军突起,使新闻受众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实时的信息,链接功能更使读者能方便地获得更加充分的相关资料;近年来,以手机APP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实现了新闻的实时推送,让受众从新闻的主动获取者变成了被动接受者。加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普及,从而开创了“自媒体”时代,使新闻的时效性、互动性大大增强。在这样“全媒体”的形势和背景之下,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期刊所面对的竞争和挑战是异常严峻的。新闻专题的制作,其实质是发挥新闻的聚合效应,通过这种聚合,丰富了纸媒内容,提高了纸媒的可读性。因此,这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扬了纸媒之长,避了纸媒之短,成为纸媒可与其他媒体抗衡的比较优势。

  深化升华新闻

  赢得竞争优势

  专题是新闻的延伸和继续,是新闻的深化和升华。不同类型的新闻专题,其性质和作用也不尽相同。总结目前各媒体的专题制作,大致有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背景式专题。这种专题以介绍新闻的背景、提供相关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资料和信息服务,凸显媒体的实用性和服务性功能。第二种类型是全景式专题。这种专题围绕一个新闻事件展开多方观点,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披露。全景式专题对新闻是外延上的扩大,给读者留有自我判断的空间。第三种类型是话题式专题。针对某一新闻热点话题,分析新闻现象,探讨问题根源,通过专题形式将话题引向深入。

  以全面、深入、立体为特点的新闻专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传统纸媒的新闻报道手段,电视、网络等媒体也颇多采用。在“内容为王”的各种媒体传播的较力中,制作深刻、严肃、实用的新闻专题,传统纸媒更有优势。在选题方向上,主要面向重大的新闻事件、重要的社会现象或问题、重要人物及社会活动等方面,严格的新闻制作流程,使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角度选取上,应以公众关注为新闻点切入,坚持问题导向,传统媒体坚持恪守的新闻理念和职业道德,使其新闻专题更能体现全面性和客观性;在内容组织上,传统媒体从信息来源、新闻采写、稿件编审等方面更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配置元素

  提升阅读有效性

  专题制作中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以一篇重头文章支撑起一个专题,但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板块拼合的做法,这样就有了专题制作的元素配置问题。

  一个制作精当的好专题,言论必不可少。评论是新闻的“轻骑兵”,专题中的言论除此功能外,还要起到统帅全版稿件的作用,使得专题“形散神不散”。从内容上说,言论往往是对专题内容的提炼和升华,是对新闻现象的进一步理论思考,好的言论可成为专题的点睛之笔。

  专题制作另一个重点是图片,这是美化版面的重要内容。专题制作中采用图片应注意虚实相间,否则图片也会喧宾夺主。制作专题应充分调动版式语言,做一体化的整体设计,报纸应发挥整版的优势,给读者以视觉冲击力。

  数据资料的可视化处理,也正在发展成为专题的重要支撑。数字新闻是近年来媒体热衷挖掘的新形式,以深度和精准为特点的数字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专题制作的内容中。通过数据资料的引用,提高了新闻专题的可信度;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整理以及分析比对,深化了新闻专题的主题;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可视化处理,往往使专业新闻更加通俗化,有利于更广泛的传播和提高新闻阅读的有效性。

  小新观点: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全媒体的探索,视频、音频也成为专题内容的要素。许多报纸期刊都有自己的网站和新闻客户端,通过网站链接,或者二维码扫描,即可建立传统纸媒和网媒的链接。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