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今日,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吕廷杰做主题报告。
吕廷杰认为,移动互联网下一个发展周期就是行业应用、企业应用向产业渗透,从价值转移去赚别人挣的钱去创造价值。
吕廷杰看重移动互联网的力量,他表示,它会颠覆很多传统产业。
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为“创造无限机会——打造新时代经济引擎”,共为期三天(8月26日-28日),腾讯科技将通过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为您带来全程精彩直播、解读。
以下是吕廷杰演讲内容:
尊敬的各位来宾和关心在互联网领域打拼的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上午好!我选择的题目是最近出的一本书,我们长期关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比较粗浅的研究,我特别想抛砖引玉谈一谈我们对未来互联网发展方向性的一些判断。
我们认为现在有很多的争论,包括前不久有一些名人提出了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说是不是移动互联网就是万能的呢?
我觉得这句话说出来本身是有点偷换概念,就像我们说空气和水很重要,但空气和水不是万能的,这是两个概念,这个世界上没有万能的东西,只有更能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它曾经跟很多传统新技术的成长路径是一致的。比如说,近几十年甚至百八十年来,世界的高科技被人们所引领,而高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历程通常是军方用的,互联网也是这样的。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人误解了,特别我们搞通信的人认为移动互联网就是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变化,就是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变成了用手机和移动终端了,所以今天很多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拼,你们说移动互联网是新的大蛋糕,新的事业领域,可是我们做的很难,原因是你做的不是移动互联网,你做的是把互联网的东西搬到手机上。
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热议的互联网金融,我曾经在一个月前被请到五道口金融学院讲了一天的互联网金融,我本人不是搞金融的,但我用互联网的思维下考虑金融,因为在座的都是金融专家,但他们说,其实互联网金融并不是在互联网上做金融,而它要颠覆传统的金融模式,这才是我们所关注的东西。如果今天有很多人说,传统的互联网从军用到产业、到消费,但移动互联网其实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这种新的东西首先有一个应用形态上的不同,就是它先消费,先变成了大家娱乐的工具,新媒体的工具。但我们认为下一步它将变成一种产业的命运,这就是首先我点一下题,我们的大方向。
今天很多人说微信抢了运营商的生意,这有价值的转移,互联网不断的替代别人挣的钱,但它能不能创造新的价值,这就是我今天讲的,特别值得大家关注的东西。移动互联的出现,它首先是消费,这与过去传统高技术的发展路径不同。但它现在正在从消费到生产,从个人到产业,从价值的转移到价值的创造,这是我特别想讲的。我特别借这个机会推荐一本书《移动的互联》,我们把它献给中国互联网20周年,就因为今年2月份国信办和新华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纪念中国互联网20周年,当请我做发言时我非常诧异,因为在我们的心中,中国人理解互联网大概有主要的三个时间点。
中国人对互联网记忆开始于1989年的4月20日,当时用中国的出口网关发出第一封邮件。我仔细一想1994年是中国人值得记忆的互联网元年,国务院组织人马研究信息互联网,当时我们北京邮电学院的前老院长,牵头邮电部的老专家和著名院士组建了当时的班底,我当时有幸执笔写了全国第一个互联网的两行字。由叶先生所领导的团队向国家提交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报告。
工业文明出现了,人类发现新的资源是能源,不需要人的力量驱动它,这就是工业的文明机床、机器、汽车等。紧接着中国的机会在于信息文明的出现,我们发现新的资源是信息,不是所有信息对人都有用,对人有用的信息是知识。人在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加工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用网络获取信息,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所以信息化是一种必然,它是劳动工具的变化,今天我们可以说就像昨天闹事的老兄一样,它的问题在于没有驾驭新型的劳动工具,今天工具变了,你还在光着脚与开汽车的人赛跑,跑不过他,所以所有的人必须用网络。所以今天我们讲网络和计算机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人们生活工作的必备条件。
互联网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很重要,但不是万能的。所以这是一个偷换概念的意思,去年我们看到凯伦凯莉说,乔布斯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网,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下一个发展周期就是行业应用、企业应用向产业渗透,从价值转移去赚别人挣的钱去创造价值。
我们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要追溯到1876年发明的固定电话。现代电信技术开辟了人和人第一次在看不到你的东西相互之间进行语音的沟通,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出现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当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博士发明使得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的通信成为了可能,它的出现创造了今天我们特别关注到的互联网的应用。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的应用不断的在向计算机通信上发生融合,互联网的这种融合力是非常强大的。
比如说有一天我们的手机突然能照相了,我们就产生了彩信的需要,手机能定位了,就有了位置的服务。手机与信息通信技术在融合,紧接着内容产业在融合,手机能下载歌曲,能看视频,能看报刊、杂志了。再接下来是控制系统,两个月前谷歌(微博)发布了L系统,L系统的手机可以控制你们家的门禁和汽车,这就是物联网,我们人与物要有通信,要控制物。我们曾经谈的比较多的是二维码的识别和FRD通信等等。真正物联网的追溯到之前很多年,当时美国人用石墨炸弹瘫痪了电力网和电话网,所以最后战争很快结束,在美国的港口停放了大量的集装箱,这里面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所以美国出示了扫描平台,这就是FRD的应用。
所以从网络的发展上来讲,最终移动通信的网络的介入,使得网络无所不包,无所不在。今天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就是终端的大屏幕化、穿戴化等。穿戴终端弹出了很多应用,但它对隐私影响非常大,如果戴上谷歌的眼镜,不仅可以知道你在哪儿,还可以知道你干什么,跟谁在一起。所以将来多维度信息的搜集是非常大的应用趋势。很多具体的应用,我不展开了,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它正朝着产业和行业的深度应用发展。
举一个小例子,大家谈移动互联网,我们说什么是移动的力量?2013年埃森哲报告指出,6年后的传统银行41%的银行会消失。导致它的原因是什么呢?服务的无网点化,金融服务的垂直化,金融信用的人格化等,都来自于移动互联网对它的冲击。我只讲了一个领域的行业应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应用与一般的消费型应用完全不同,它会颠覆很多传统产业。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